疫情之前的欧洲旅游一个月多少钱(2014年美国疫情)

个人学习 23 0

疫情之前的欧洲旅游一个月多少钱

@时光机在哪呢

疫情前最后一次旅行是2019年暑假参加东国大学英语授课的summer school,在首尔住了三周。在网红潮牌店待满二十分钟就能把这个月melon榜最热的男团女团单曲听个遍,离开热闹的步行街,在窄窄的巷子里也藏着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韩系甜品店......当然,这次旅程印象最深的还是人文课教授组织的field trip。她是一位精通中、日、韩、英、德、法语的德国人,带领我们去参观首尔昌德宫和韩国国立博物馆。

疫情之前的欧洲旅游一个月多少钱

我去年12月份在国内已经“阳过”一回,怎么还会“阳”呢?

拿着检测结果,我连喊了两声:_How can it be possible?_

意大利的医生看着我,平静的安慰说:“Yes,it happens. Follow me please._

他把我带到一个单间,拿出一张官方文件,和我讲后面要做的事情。

通过他的讲述,我肯定无法回国了,需要被送到意大利当地制定的新冠隔离酒店中强制隔离6天。

检出阳性当天计算为第一天,六天后再进行核酸检测,阴性了才能回国。

花十分钟平复了情绪,我告知意大利合作方核酸阳性的事实,请他们帮我在隔离酒店订了房间。

疫情之前的欧洲旅游一个月多少钱

对,今年的很多数据都创造了各种意义上的新高,不管是人次还是价格。可能也跟商家有关系,他们在疫情期间受到的损失需要一些报复性的补偿吧。那么大家明明知道出去要堵在路上,为什么还是要出门呢?这个时候我觉得理性已经不是首要的原因了,就有点像是我们说的“去广场上热闹一下”。

林柳逸:

所以五一出行其实是一次非理性的出游,大家看似很缜密地在那里做规划、做攻略、做安排,其实内里是已经彻底疯掉了。

曹柠:

对啊,我昨天看到迪士尼单日访问量超过 10 万人,我当时整个人都木在那了,这唤起了我 10 年来上海世博会的一些非常不好的记忆。排了一天什么也没排到,然后就走了,一天就去排了两个队。所以我觉得五一去迪士尼的旅游体验肯定是很差的,但是这不妨碍大家很嗨。

包括我们山东淄博的烧烤,这个淄博烧烤到底是什么?我对它的好奇已经远远超过了我对它的客观评价,甚至我就是为了搞清楚它到底是什么我就想过去。在人类的文化历史上,有很多由意外促成的派对都是这么酿成,伍德斯托克(1969年一场盛大的音乐节)就是这样。为什么在一个小镇上办的一个很小的音乐节,突然一下就变成一个嬉皮士大会?因为很多人就是听说,然后觉得“我要去看看”,它变成了不断被创造意义、追加意义的一个活动,最后就留在了历史里。

有很多人在从文化的角度去解释淄博烧烤,或者把它当成一个奇观去嘲讽,但是你不能否认这种非理性的东西里面没有一些非常浪漫的成分。其实我觉得这里面有一些大家经过疫情之后看开了的部分,就是我们重新接受了“生活是很荒谬的”这件事。从理性的角度看,你去淄博想干嘛?其实那里什么都没有,完全不是你的兴趣所在,但你把它作为一种文化景观来看,你对它兴趣盎然。我很想知道淄博现在在发生什么,我想跟那些远道而来的大学生聊聊,你们经历了什么?你们在这里找到了什么?我们就静待它在文化史上留下一笔。

林柳逸:

可能淄博烧烤未来就成了中国亚文化在21世纪20年代的一种变体。

疫情之前的欧洲旅游一个月多少钱

这一切对法国吸烟者来说,绝对是个致命打击啊,好好的省钱之路被堵死,他们只能前往家楼下的烟草店,望着几乎高出一倍的价格,偷偷哭泣。

烟草店老板高呼:谢天谢地,我们找到了失去的顾客!

烟民流泪:烟原来这么贵,得省着点抽。

或许,这也是,戒严期间,经常吸烟者的吸烟量不会超过以前的原因啊。

受到疫情影响的,除了经济,还有教育。学生们远程上课的自制力和学习质量堪忧,老师和家长都在发愁,这不久之后的升学考试可怎么办!!

别急,今天,法国教育部长华丽宣布:2020年的中学毕业会考(brevet)和高中毕业会考(bac)的笔试,我们通通不考了!

“今年我们把规则改成,由本学年前三季度的平时测试成绩代替,戒严期间的成绩不被计入。不过,高考的口语考试还会保留,预计7月初举行。”

此外,如果学校恢复上课,教学周会延长到7月4日,学生出勤率将成为获得毕业证书的重要标准之一。

感觉这会是一个惨绝人寰的消息,孩子们,祝你们好运。

看过了这么多疫情带来的影响,我们还是要讲讲今天法国疫情的发展情况。

从3月18日至今,通过海陆空三方的一起努力,全法一共有439名患者从重灾区转移到了其他医疗资源相对宽松的区域,其中有163位患者被瑞士,德国,卢森堡和奥地利接收,感谢手拉手心连心的你们!

昨晚,卫生总局局长表示,自疫情爆发以来,全法养老院中已经至少有884位老人因新冠肺炎去世。

截至4月3日15时,法国共确诊新冠肺炎59105例,治愈12427例,死亡4503例,仍有42175例在治疗中。

欧洲方面,今天的焦点,留给西班牙。

关于西班牙的局势,真的是一天比一天严峻。(复习贴:)

昨天,我们还说,西班牙经历了最黑暗的一天,死亡病例突破1万名,单日新增950例病亡,创下最高纪录。

而就在今天,西班牙确诊人数已经超过意大利,成为欧洲新冠疫情最严重国家。

一天比一天难以预料,早已分不清,究竟哪一天,才是最黑暗的片刻。

疫情之前的欧洲旅游一个月多少钱

前两天看到一条豆瓣很有意思,说大冰就是我们当代的“凯鲁亚克”,因为所有人看了他的书之后都去了西藏。

曹柠:

我是看着大冰的电视节目长大的,后来那阵子他火了之后,出了一系列畅销书。其实他就是过着这种双重身份的人生,一个斜杠青年,一边在电视里做庸俗娱乐节目主持人,一边做一个特别有诗意情怀的民谣歌手。我觉得那是70后、90后对于浪漫的想象。但我们现在如果再去拉萨,再去丽江,其实已经找不到那个东西了,丽江现在已经完全威尼斯化了,都是外地游客。我觉得可能唯一的变化就是远方变得多元化了。

林柳逸:

这两年我感觉海南、青岛、泉州、大理都特别火。你们觉得这些年远方的变化,它背后折射的是某种社会愿景的变化吗?

吴筱慧:

在我自己的想象中,我觉得以前大家爱去拉萨,现在是爱去大理,“去有风的地方”。好像以前是想要去找信仰,拉萨是类似于某种信仰一样的存在,现在去大理的话,更多的是想要寻求内心的宁静。

曹柠:

小时候我对远方的想象就是我爸妈什么时候能带我去长城玩一玩,去西湖逛一逛,去兵马俑看一看。其实你看,这几个地方现在依旧是热门旅游地,只不过先富起来的那批人就先去了。再往外就是去欧洲。但现在去欧洲都不流行了,现在应该是流行去非洲看动物大迁徙,非常的潮。这完全是一种阶级趣味上的鄙视链。这个假期我就刷到 3 个人去埃及,而且是同一天,我很想拉个群让他们认识一下。

林柳逸:

以前大家对于西藏的情结背后其实是有一种对精神性的强调的,那个时候正好是经济发展特别迅猛的一个时期,所以好像去西藏就意味着我要脱离这种城市的物欲、要净化心灵,要苦修。其实还是比较讲究一种自我磨砺的意志的,但是现在大家不会想要去自我磨砺了,生活已经太苦了。

方益:

我在想会不会是曾经我们想要追寻的那个信仰,后来被我们发现其实根本不存在?,伴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也开始质疑我们当时想追寻的那个东西存在的合理性。

林柳逸:

现在甚至这种精神性的东西也被大家看得很低了,轻体力劳动为什么那么火?似乎大家开始意识到精神没有那么高尚,或者说世俗的日常生活其实也是神圣的。这个时代普遍存在一种将日常生活神圣化的趋势。就像安妮宝贝,她后来也不写西藏、不写灵魂净化、心灵求索之类的了,她开始写日常生活,写在长柄煎锅的反射里看到的彩虹。这种将世俗生活神圣化的趋势其实是不可抵挡的。

吴筱慧:

是的,大家都放弃了宏大叙事。

曹柠:

诗和远方,这不是高晓松说的吗?高晓松曾经在节目里讲他去意大利的一次经历,他当时要开车去某一个地方,但因为那时候还没有导航,所以他开错了,然后刚好就意外地到达了一个他小时候在歌里唱过的地方。特别浪漫。但他觉得这种美妙的意外在现在的时代已经不会发生了,因为我们的技术决定了我们不会走错路,而且我们一定是做好攻略的。网友们已经告诉你哪边不值得去,哪边要避雷,没有人会说我一定要往雷坑里跳,但是雷坑里就未必没有好东西,我们其实是在错过一些意外的乐趣。

林柳逸:

不变的是,大家一直在强调亲近自然,但其实亲近的方式也是一直在变化的,向往西藏的那个时代,大家对自然的憧憬是希望有一个比我崇高、比我宏大的东西来战胜我、征服我,但是现在是我要征服这个自然,或者和谐共处。比如很多的中产家庭也开始意识到人跟自然之间的关系是很重要的,所以他们在大理办私塾、搞新式教育,但这种跟自然的亲近模式已经不再是那种征服和被征服的关系了。

林柳逸:

你们是怎么看待这两年中产家庭涌入大理的现象的?包括现在的很多乡村建筑,网红建筑,一开始都是为了便利当地村民,到最后都变成当地人根本住不起的网红地,你们怎么看待这些现象?

曹柠:

其实我们在东北旅行就是这样,你看到俄国人来了,留下一堆东西,日本人来了留下一堆东西,我们的共和国留下堆东西。到现在为止那些东西都成了遗迹,然后被有乐天精神的当地人重新塑造。所以我并不觉得一定要西风压倒东风,有一个绝对的正确,但我觉得我们可以少犯错误,我们可以不要总是推倒重来,而是留下一些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就像文艺复兴到现在,大家对_有那么多的不屑,可是当你站在那些_的伟大遗迹面前,你依然会赞叹。你知道这些都是当年的罪恶,这都是花了几百年,死了不知多少人修成的。可是你依然会赞叹,这是一个集体的结晶。但我们现在很有可能变成一种过度内耗式的建设,我们创造,然后推平,然后再重来,最后就是一片荒原,没有留下任何东西。

【节目中提到的书籍】

《旅行的艺术》阿兰•德波顿

《看不见的城市》伊塔洛•卡尔维诺

《明朝那些事儿》当年明月

《那不勒斯四部曲》埃莱娜•费兰特

《孤独星球》杂志

《游客凝视》约翰•尤瑞

《世界》简•莫里斯

《繁花》金宇澄

《中国三部曲》何伟

《十八岁出门远行》余华

《冈底斯的诱惑》马原

《浪的景观》周嘉宁

【节目中提到的导演与电影】

《路边野餐》

《大象席地而坐》

安东尼奥尼

费德里科•费里尼

伍迪•艾伦

埃里克•侯麦

侯孝贤

杨德昌

【本期配乐】

伤心欲绝——《台北流浪指南》

欢迎大家扫码添加“涟漪效应”微信小助手,进入涟漪效应听友群,在群中与主播畅聊热点话题,您的想法也有机会呈现在节目内容中,群内还有不定期的嘉宾空降与抽奖活动,期待您的参与。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