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沦为旅游博物馆的标志(博物馆logo设计理念)

个人学习 24 0

埃及行

女神游乐厅的吧台,法国印象派运动主要参与者马奈的作品。

19世纪的最后几十年,是帝国主义欧洲的黄金时代,在法语中又称为美好时代。这一时代的印象派画家,将画笔瞄准周遭的世俗生活,留下了一系列作品。

(马奈是印象派活动的重要参与者,但他本人的艺术风格并不属于典型印象派)

大碗岛的星期天下午,法国新印象派代表修拉的作品。

新印象派将色彩和光线分化为色点,又称为点彩派,这幅画是新印象派最著名的画作之一,描绘了当时法国的度假场所大碗岛的生活场景。

格尔尼卡,西班牙现代绘画大师_的作品。

西班牙内战期间,_德国受佛朗哥之邀对格尔尼卡城进行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地毯式轰炸,催生了这幅立体主义绘画的名作。

最近在整理西方艺术史,不来看一眼么?

欧洲沦为旅游博物馆的标志

离开卢克索,即驱车300多公里,入住埃及中部红海边MOVENPICK宾馆。

第二天即1月28日,是中国的鸡年初一,也是本次旅行最轻松惬意的一天,整天自由活动。宾馆紧靠红海,几分钟的步行路程即到达红海边。埃及地处红海西岸,是观日出的绝佳之地。

清晨六点,我来到海边,静谧安详的沙滩,空无一人,有几只早起的海鸥,在海边追逐着小鱼。海浪温柔地拍打着沙滩,可能是因为宽度只有两百多公里的缘故吧,完全没有澳大利亚海边那种“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气势。沙滩也很有特色,石英粒子含量比较高,沙粒比较粗,不是那种细细粉末状的沙。最让人难以忘怀的是像丝绒般的深蓝色海面,比西藏羊卓雍错的湖水蓝得更澄澈,更深厚,更凝重。六点十分,一轮血红的火球从对面徐徐探出天际线,霎时,整个天空被染成淡红色,云朵被镶上金边漂浮在淡红色的幕布上,海面像一面随风抖动的彩旗。

中午时分,温度迅速升高,有了出海游泳看水下珊瑚礁的冲动。我们所住的酒店大约在北纬二十七八度的位置,一月份的天气,早晚时分,还是很有点凉意,但埃及绝大部分国土为沙漠,加上空气湿度低,升温快,降温也快,昼夜温差达15度以上,太阳一出,暖意迅速袭来,中午时分,即使是冬天,也会感觉骄阳似火。我们四人在海边找了一家租船代理店,租了一条玻璃底机动船出海。这里的海床不深,最深处估计也只有五六米,海水十分清澈,可以清晰看到海底。来到离岸大约几公里处,透过玻璃,船底出现了大片的重重叠叠的珊瑚礁和五彩斑斓的鱼群,船主告诉我们已经进入了珊瑚礁区域。船停了下来,毕竟是全年最冷的季节,海风吹来,感觉阵阵凉意,不敢轻易下水。我用手感觉了一下海水温度,不是很刺骨,应该能忍受,而且这块区域很浅,许多地方不没顶。难得来一趟红海,今后难说有没有机会再来,免得回去后悔,决定下海。宽衣解带后,跟随船主下海。泡在水里并不冷,只是爬上船海风一吹,忍不住双唇打颤。海水含盐量很高,到了嘴里又苦又涩。一个猛子扎下去,满眼都是大片的珊瑚,高低错落像深不可测的宫殿,颜色也是五彩斑斓,有些珊瑚礁看上去是淡紫色的,是不是就是传说中的红珊瑚?

红海上的一天玩得十分尽兴和惬意,和驾船的两位埃及大叔也聊得十分热络,了解了许多埃及风土人情,归来已是傍晚时分。晚上宾馆有娱乐活动,埃及肚皮舞和阿拉伯舞表演。一个演出大厅里坐满了观众,我一看,全是阿拉伯人带着他们身披黑袍的妻子以及至少两个以上的小孩。他们互相之间似乎都是熟人,寒暄招呼,谈笑风生,可见阿拉伯人热衷于社交活动。小有遗憾的是全场除了我们四人没有一个中国人,而当晚宾馆里有许多中国游客,是因为语言障碍还是中国人不喜欢这种场合?

欧洲沦为旅游博物馆的标志

第二天一早赶往开罗。500多公里的路,走了七个多小时。埃及所谓的高速公路其实只是高等级公路,不封闭,双向四车道。也要收过路费,但十分低廉,去开罗每辆大巴16埃镑。车子一直沿着红海边行驶,荒无人烟的海岸,深蓝色的海水,让你只顾着看风景,睡意全消。快到开罗时,红海边逐渐出现了大片的房产开发项目,有别墅,也有公寓,可以非常直观地感受到这个非洲大国正在快速发展的经济,同时也有一丝担忧:美如仙境的红海会不会受到经济发展的破坏?据埃及地接导游说,红海边的别墅已从每平方2万埃镑涨到了5万埃镑,有许多中国公司参与了开发。

2015年,开罗人口达到2100万,在世界十大超级大城市中排名第八。大巴进入开罗市区,第一印象是脏,马路上到处是垃圾,看上去像是一年没扫过地了。房子看上去也很肮脏破旧,毫无规划,横七八竖,外立面都是土灰色的。交通秩序更是混乱,很少有红绿灯,看不到交通警察,许多地方甚至没有分道线。导游开玩笑说:每天不剐蹭一两次都不好意思说开车出门了。马路上很少见到“奔驰”、“BMW”等高级轿车,但能看到许多中国产汽车,吉利、BYD、奇瑞等都有,感觉中国品牌汽车占有率比中国本土许多城市还高。一个贫穷的发展中国家,政府税收很低,从小学到大学的学费能够做到政府全包,已实属不易,政府已经没什么钱来治理城市卫生和交通了,这似乎可以理解。但愿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这种现象会很快得到改变。

当天在尼罗河游船上用晚餐。晚餐后在船上看肚皮舞和阿拉伯舞表演。第二天一早继续驱车北上,去250公里外的_古城。_是埃及第二大城市,目前人口四百多万。

这是埃及最富饶的尼罗河三角洲地区,公路两边出现了大片平整的农田和果园,也有不少连栋大棚、畜禽用房等农业设施,几千年来都是埃及乃至地中海沿岸的粮仓。

_是一座以_大帝命名的具有丰富历史积淀的古城,始建于公元前332年,是当年_帝国埃及行省的总督府所在地。_大帝死后,埃及总督托勒密在这里建立了托勒密王朝,_城成为埃及王国的首都。罗马帝国屋大维时代_总人口在70万到100万之间,是当时世界上仅次于罗马的第二大城市。一千年后,埃及由_法蒂梅王朝统治,将开罗定为埃及新首都,_的地位不断下降,人口减少,至20世纪初,几乎已沦为一个小渔村。

_是个有故事的城市,最为我们熟知的是克里奥佩特拉女王,也就是“埃及艳后”。她也是最后一位埃及法老,在她之后,埃及再也没有成为一个完全独立自主的国家,文字、语言、文化甚至人种等逐渐湮灭,直到近两千年后的1952年纳赛尔领导的独立革命后才重新成为一个真正独立自主的国家。

_城在希腊化时代有过辉煌的历史,代表了当时人类文明进步的最高成就,最著名的文化遗产有_灯塔、_图书馆,还有托勒密王室巨大而奢华的王宫。_灯塔是世界七大奇迹之一,建造于公元前270年,高度达到122米,这在当时是一个不可思议的高度。公元956年、1303年和1323年三次地震,灯塔受到严重损毁,塔柱倒入海中,基座成为一片废墟。1480年,利用基座的石块在废墟上建起盖特贝城堡,完好保留至今。

著名的_图书馆建造于公元前260年,是当时世界上最早也是最大的图书馆。下面这份书单,足以说明_图书馆对人类文明传播的无与伦比的巨大贡献:

公元前9世纪古希腊著名诗人荷马的全部诗稿;

藏有包括《几何原本》在内的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德的许多真迹原件;

早在公元前270年就提出了“日心说”理论的古希腊天文学家阿里斯塔克的有关著作;

古希腊三大悲剧作家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和欧里庇得斯的手稿真迹;

古希腊医生、有西方医学奠基人之称的希波克拉底的许多著述手稿;

第一本希腊文《圣经》旧约摩西五经的译稿;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和学者阿基米得等均有著作手稿留存于此。

此外,古代埃及以及托勒密时期许多的哲学、诗歌、文学、医学、宗教、伦理、科学技术等方面均有大批著述收藏于图书馆,最多时藏书达到50万卷之巨。公元391年,罗马帝国驻埃及的阿非罗主教下令烧毁_图书馆的藏书。这标志着埃及的古典文化时期彻底结束,也是欧洲黑暗的中世纪时期开始的标志。

由于几次大地震,以及千百年来尼罗河冲刷下来的大量泥沙淤积,如今图书馆旧址、托勒密皇宫旧址等都已被埋在地下几十米深处。_较完整保留下来的古迹就剩“萨瓦里柱”了。

萨瓦里柱是矗立在塞拉比斯神庙遗址上的一根孤零零的石柱,远远望去25米多高的石柱很有擎天一柱的气势。这根由一整块大理石制成的石柱总重达500吨,是为了纪念罗马帝国皇帝戴克里先(公元284-305年在位)而树立的。戴克里先大帝曾亲自率兵包围_讨伐驻守在_的罗马叛军,八个月后攻入_横扫叛军后,立即调拨粮食发给城内饥肠辘辘的百姓。为感谢戴克里先大帝对城内百姓的恩德,当时的埃及执政官波思吐莫斯下令于公元297年在塞拉比斯神庙中树起了这根石柱。

塞拉比斯神庙是公元前200多年由托勒密二世兴建的,神庙的柱廊里耸立着为数众多的石柱,门口还有两座人面狮身像,但这根新建的石柱要比柱廊高出许多,远远望去就像是一根航船上的桅杆。阿拉伯人于公元641年占领了_城,很直观地称这根石柱为“桅杆”,阿拉伯语读作“萨瓦里”,慢慢地石柱就被称为“萨瓦里柱”。

塞拉比斯神庙最后被信奉基督的极端分子所捣毁,但这根石柱却保留了下来。1167年,神庙柱廊的石柱被萨拉丁大帝抛入海中用以抵御欧洲十字军的船只靠岸,从此塞拉比斯神庙成为一片废墟,只留下门前的那对人面狮身像,孤独的守卫着萨瓦里柱。

欧洲人更习惯称这根石柱为“庞贝柱”。庞贝是古罗马帝国战将,公元前48年跟凯撒大帝争夺天下,失败后逃到埃及,当时的埃及皇帝也是“埃及艳后”的丈夫托勒密十三世屈于凯撒的淫威而杀死了庞贝。十三世纪欧洲十字军东征到达_时认定当年庞贝的遗体就埋在这根石柱的周围,故称其为庞贝柱,从此流传至今。

_地处埃及最北端尼罗河入海口,每年来自非洲内陆的大量泥沙被尼罗河洪水带到_,2300年时间,整个古城已被淹没在厚厚的泥沙下面,海岸线向地中海推出去几千米,当年_灯塔是建在离岸的法罗斯岛上的,如今大陆早已跟法罗斯岛连成一片,真可谓沧海桑田。

欧洲沦为旅游博物馆的标志

参观金字塔是本次埃及之旅的最后一个项目。

埃及吉萨金字塔群是目前唯一留存下来的世界七大奇迹之一,它们耸立在沙漠上,离当时的首都孟菲斯不远,是古埃及时期最高的建筑成就。在四千多年前生产工具很落后的中古时代,埃及人是怎样采掘、搬运数量如此之多又如此之重的巨石垒成如此宏伟的大金字塔,真是十分难解的谜。

至今在埃及境内已发现的110座金字塔中,吉萨高地的祖孙三代金字塔——胡夫金字塔、海夫拉金字塔和门卡乌拉金字塔是距今年代最久远的金字塔,其中胡夫金字塔是体积最大的。胡夫金字塔建于埃及第四王朝第二位法老胡夫统治时期(公元前2670年)。全塔由230万块石块砌成,平均每块重吨。胡夫大金字塔的四个斜面正对东、南、西、北四方,误差不超过圆弧的3分,塔底面呈正方形。底边原周长230米,由于外层的石灰风化脱落,减短为227米。塔高米,因顶端剥落,现高米,大约相当于一座40层大楼。整个金字塔占地约万平方米,体积约260万立方米,建筑在一块巨大的凸形岩石上。在离地面大约8米高的地方有一个门可以进入金字塔内部。沿着一条狭窄的通道拾级而上,来到金字塔中心的位置,一个不大的墓室,一座石棺,墓室内空空如也。巨大的石块整齐地垒叠成墙壁和高高的穹顶,严丝合缝,墙壁上刻着许多象形文字。据说这条通道在19世纪被欧洲考古学家发现,但当时就跟现在一样,塔内并没有发现任何有价值的东西,更没有找到法老的木乃伊。

在四千多年前生产工具很落后的中古时代,为什么要耗费如此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建造金字塔?埃及人是怎样采掘、搬运如此之多如此之重的巨石?巨大的石块又是怎么垒叠起来的?塔内究竟有没有暗室还没有被人发现?等等,给后人留下了许多千古之谜,至今仍未有圆满的解答。

离开金字塔,直接去开罗机场。至此整个埃及之旅划上句号。

在车上,我闭上眼睛回想一遍博物馆里那些几千年前精美的工艺品和生活用品,回想一遍像金字塔、卡纳克神庙那些几千年前无与伦比的杰出建筑,再睁开眼睛看看那垃圾遍地的马路和秩序混乱的交通,那路两边灰头土脸长年失修的破房,倏忽之间,五千年的时空切换让我感慨万千,想到一个奇怪的问题:现在的埃及人是不是该愧对他们的祖先?

公元前3200年,埃及历史上第一位法老美尼斯在今开罗西南二十多公里处的孟菲斯建立了国家性质的埃及古王朝;公元前3500年,古埃及人就会冶炼金器;公元前3200年,埃及人发明了象形文字;公元前3000至前2500年间,古埃及人发明了太阳历,能准确计算出一年是天,能利用星座确定方位;他们已经能解二元二次方程,能解决平面几何和立体几何问题,能计算出圆周率的近似值为;他们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张,并在纸上绘出栩栩如生的画作;他们建造了规模浩大结构严谨的金字塔和神庙。古埃及人最早迎来人类文明的曙光,创造了灿烂辉煌的人类远古文明。但曾几何时,文明进程戛然而止,湮灭在漫漫历史长河中,无影无踪,只留下大量远古遗存,默默地守护着这片依然贫穷的土地,无声地告诉后人那很久很久以前的故事。而在遥远的东方,在埃及文明1500年后才出现的中华古文明,源远流长,生生不息,延绵至今,且兴旺发达。这背后的深层原因还是留给历史学家、人类学家、社会学家去探究考证吧。

埃及,衷心祝愿您有光明美好的未来。

欧洲沦为旅游博物馆的标志

1月31日埃及行的最后一天,根据旅程安排,下午四点必须到达开罗机场。这注定又是疲于奔命的一天。早上八点出发去埃及国家博物馆。无论你的行程有多紧张,这是必去之地。

埃及博物馆是世界五大博物馆之一,由被埃及人尊称为“埃及博物馆之父”的法国著名考古学家玛利埃特于1863年设计建造,1881年完工。收藏的各种文物有30多万件,陈列展出的只有万件。因有许多文物都是在博物馆建成以后才被逐步发现,如图坦卡门法老的陵墓1922年才被发现,一个陵墓的文物就几乎占了半个博物馆。目前的博物馆面积已显局促,无法满足展出要求,埃及政府正在建造一座新博物馆,总占地面积达740亩,建成后,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新博物馆2005年即已开始动工,但因政局动荡,时停时建。目前正开足马力建设施工,预计2018年开馆。

到达博物馆,门口已聚集了大量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排起了长龙。博物馆门口一块不大的空地就是开罗著名的解放广场。听埃及导游说,2011年,埃及爆发了声势浩大的群众示威游行,解放广场上人山人海,昼夜不断,要求在位30年的穆巴拉克下台,民选新总统,并与警察发生了暴力冲突。许多埃及市民(包括我们的埃及导游)都自发地组成多层人墙把博物馆围起来,这是埃及的遗产,也是埃及的骄傲,更是全人类的遗产,他们担心受到人群的冲击,后果不堪设想。

博物馆分上下两层,楼上一层基本上全是图坦卡门法老陵墓中的陪葬品。还有一个房间是专门存放法老木乃伊的,其中最著名的有图特摩斯一世、图特摩斯三世、哈特谢普苏特女王,以及拉美西斯二世等法老的木乃伊。整个博物馆内很少有历史在3000年以内的展品,4500年前色彩鲜艳的纸莎草画、4600年前栩栩如生的木雕,3300年前做工极为精致的图坦卡门法老黄金面具,保存完好的拉美西斯二世的木乃伊……,每一件都会让你无比赞叹和震撼,不仅仅是因为它的历史如此久远,而是当全世界绝大多数地方还处于蒙昧状态时,埃及人就已经创造出如此辉煌灿烂的人类远古文明。

两个小时的参观时间,实在是太仓促了。从博物馆出来,坐上大巴,直奔金字塔。坐在大巴上,我一直在想,图坦卡门一个在位时间不长历史功绩并不显赫的法老,他的随葬品能占满半个博物馆,那么整个帝王谷六十多个被盗法老墓穴中的文物将会是怎样一笔巨大的财富?它们现在又在哪里?

从18世纪开始,西方列强凭借快枪利炮和先进设备在全世界范围内大规模掠夺文物,埃及因其地处欧洲附近,历史悠久,古代遗存保存完好而首当其冲。如今世界上几乎所有发达国家的博物馆里都收藏有大量的古埃及文物,流散在世界各地的埃及文物远比留在埃及的多得多,其中意大利都灵博物馆有10万件,仅次于埃及开罗博物馆;大英博物馆有5-6万件,其中有罗塞塔碑等举世闻名的精品;法国卢浮宫有万件;美国、德国等国家博物馆都以埃及文物作镇馆之宝;还有其它一些欧洲小国博物馆里也有许多埃及文物,可谓是数不胜数。最近几十年来,埃及政府一直在坚持不懈地努力追讨被欧洲列强抢走的文物,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2010年,英国归还埃及万件文物,法国归还了5幅非常重要的埃及法老壁画残片。追讨文物的努力仍在继续,但因种种原因,困难重重,前路漫漫。现存大英博物馆的著名的罗塞塔碑,经过了长达几十年的追讨,至今未果。

欧洲沦为旅游博物馆的标志

苏格拉底之死,法国新古典主义名家大卫的作品。

公元前399年,年老的思想家苏格拉底被控不信神,蛊惑年轻人,被判处服毒而死。据他的弟子柏拉图记载,苏格拉底临死前镇定自若,一如既往地和弟子们讨论哲学。

列奥尼达斯在温泉关,还是大卫的作品。

公元前480年,波斯人入侵希腊,希腊联军在斯巴达国王列奥尼达斯率领下以少敌众,殊死抵抗,奋战到最后,终于还是失败了。

雅典学院,文艺复兴三杰之一拉斐尔的作品。

这幅画描绘的不是某个具体的事件,而是轴心时代的希腊先贤们,是整个时代的写照。

伊苏斯之战,不知名希腊化时代艺术家作品的罗马仿作。

公元前333年,马其顿国王_引兵东侵,在今天土耳其南部与波斯帝国展开了伊苏斯之战,首次直面波斯_大流士三世本人,这场战役以马其顿的决定性胜利而告终。

抢夺萨宾妇女,第一幅是佛兰德巴洛克艺术的旗帜鲁本斯的作品,第二幅是法国古典主义艺术奠基者普桑的作品,第二幅是普桑后辈,法国新古典主义名家大卫的作品。

公元前8世纪,罗马刚建城,缺少年轻女性。罗马人决定邀请邻近的萨宾人参加盛会,借机强抢民女,增加人口。这个题材被很多画家画过,不止我贴出来的3个(但这3人比较有名)。

荷拉斯兄弟之誓,还是大卫的作品。

荷拉斯三兄弟是罗马城的勇士,当时罗马和阿尔巴隆加发生战争,双方决定派勇士决斗,以此决定城市的归属。罗马方派出了荷拉斯三兄弟,他们在出征前立下誓言,表立决心。

布鲁特斯处决自己的儿子,还是大卫的作品。

卢修斯·朱尼厄斯·布鲁特斯是公元前6世纪罗马第一个推翻伊特鲁里亚人王政统治的英雄,也是罗马帝国的第一任执政官。他的两个亲生儿子参与了伊特鲁里亚人的复辟活动,布鲁特斯大义灭亲,处决了他的两个儿子。

日尔曼尼库斯之死,还是普桑的作品。

日尔曼尼库斯是罗马帝国的名将,深受平民爱戴。当时在任的元首提比略因日尔曼尼库斯过于受人爱戴,对其产生猜忌。最终,日尔曼尼库斯不明不白地死了,据说幕后黑手就是提比略。

庞贝的最后一天,俄罗斯第一位享有国际声誉的画家布留洛夫的作品。

公元79年,罗马的度假胜地庞贝被维苏威火山摧毁,这幅画描绘了庞贝被毁前的时刻。

埃拉伽巴路斯的玫瑰,维多利亚时代活跃于英国的荷兰画家劳伦斯·阿尔玛-塔德玛的作品。

埃拉伽巴路斯是罗马3世纪有名的昏君,这幅画描绘了一群罗马宾客在宴会上被埃拉伽巴路斯准备的玫瑰花瓣掩埋的故事。

教皇利奥一世会见阿提拉,拉斐尔工作室(左半部分可能为拉斐尔所绘)

452年,罗马教皇利奥一世在意大利北部会见了匈人的统治者阿提拉,据说教皇靠着三寸不烂之舌阻止了阿提拉入侵意大利。

暴风雪:汉尼拔率军翻越阿尔卑斯山,英国浪漫主义风景画大师透纳的作品。

公元前218年,汉尼拔率领他的雇佣军翻越阿尔卑斯山,对罗马发动突袭。透纳并未仔细描写汉尼拔的军队,而是通过对气候和自然条件的渲染,突出汉尼拔进军的不易,这种明暗对比,动感明显的画风,在透纳之后的作品中经常出现。

查士丁尼和群臣,意大利拉文那圣维塔堂马赛克壁画。

查士丁尼是东罗马最伟大的统治者之一,他在任内组织编写了查士丁尼法典,修建了索菲亚大教堂,派兵收复了意大利和北非,这幅马赛克中间的是查士丁尼,边上有贝利撒留等群臣。

贝利撒留请求施舍,还是大卫的作品。

贝利撒留是东罗马帝国的名将,他晚年被查士丁尼怀疑参与谋反而被拘禁,家产都被没收。据说贝利撒留出狱前,双眼被查士丁尼弄瞎,一代名将只能靠乞讨度日。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