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岁青岛大妈欧洲旅游(中年人旅游)

个人学习 42 0

等疫情结束

之前是叫岩池西式料理,现在改名了,内部好像也重新装饰过。我们去的是位于八大关两层独栋的那家店,漳州路现在也开了一家。

很棒的一家法餐厅,在青岛知名度很高,情调满满,老板娘很漂亮哦。

团的是之前点评上158元的双人套餐,有八道菜可供选择可以说是很划算了。我们点了沙拉猪排冬阴功汤焦糖布丁蘑菇卡布奇诺汤意式肉酱面西班牙海鲜饭巧克力布朗尼。味道还是蛮正宗的。

菜品有更新过,之后有机会要尝试下他们家的牛排

去的时候没有多少人,几乎包场了。我们是坐在一楼的位置,但是二楼的位置私密性更好更安静。

海鲜饭是真的好吃,粒粒饱满,汤汁浓郁,很推荐。

吃完晚饭,傍晚五六点的光景,不想立即回酒店休息,就顺道拐去海水浴场。第二海水浴场靠八大关景区很近,就在花石楼的边上。岸边一排排蓝色的房子很漂亮,是更衣室哦。

因为这天是周五,天也暗的早,整个浴场几乎不见人影。远处星星点点,月色笼罩下的第二海水浴场多了一丝静谧,一分神秘和一缕袅袅弥漫着的朦胧与孤独。很奇妙的感觉,有别于白天的热闹。

想去堤坝礁石上玩耍,但是天黑危险就做罢了。

下面是白天的浴场

10月末的风吹的树叶哗哗作响,这带景区在夜里总是显得人烟稀少,荒凉异常,可是明明才七八点钟。站在岔路口,出了第二海水浴场的我和弓长陷入了纠结的状态。

是继续探索?还是打道回府?

于我,向东的那个方向似有一股神秘力量在召唤(往东走就是花石楼啦),昏暗的路灯将梧桐树的影子拉的很长很长,不安的心绪在心底蔓延,看不到尽头的小路是否蕴含着未知的危险,又或者其实什么都不会碰到,什么也不会发生,一切只是庸人自扰?但是那份刺激感,又名肾上腺素激增,让我很想上前一探究竟,就像在黑暗中迷路的公主,想要通向森林深处的城堡!

最后,因为害怕,还是和神秘力量说了拜拜,往灯亮车多的西边走。

那股神秘力量一直萦留在我心中,我明明没见过城堡,心里的轮廓却异常清晰,好神奇!

我在想,如果我继续往东走,可能会碰到黑夜中的骑士吧:-)

(八大关和花石楼当天没逛,后面补上)

所谓“八大关”,是因为这里的主要大路是以中国古代长城的八个著名关隘命名的,故统称为八大关。这里是著名的风景疗养区和别墅区,许多国家重要领导人和国际游人都曾在此下榻。

这片区域汇聚了英、法、德、俄、美、丹麦、希腊、西班牙、瑞士等20多个国家200多栋风格各异的建筑,故有“万国建筑博览会”之称。

来这里玩耍一定要保证手机和相机电量充足,因为值得拍摄的地方太多了。建议花一个下午的时间慢慢游览,真的会有慢下来的感觉。

这里的主要建筑有花石楼、公主楼、元帅楼、蝴蝶楼、八大关小礼堂等。

花石楼背靠八大关,面临第二海水浴场,是一幢融合了西方多种建筑艺术风格的欧洲古堡式建筑,其中既有希腊和罗马式的风格,又有哥特式建筑的特色。由于楼外砌有鹅卵石,楼内又有大理石贴墙面,多年来人们一直称之为“花石楼”。建国前这里曾是_的临时行宫,所以花石楼也有_公馆的别称。

花石楼主体有5层,最顶层是观海台,三面临海,从中眺望海景一览眼底,黄昏的时候肯定很美,夕阳西下,波光粼粼!

八大关的建筑群中值得观赏的别墅除了花石楼,便是公主楼了。

据说此楼是当时驻青岛丹麦总领事为丹麦公主建筑的别墅,准备丹麦公主来青岛避暑时居住,实际上丹麦公主并没有来过,但“公主楼”的名字却传开了。

童话城堡,整一个童话主题,豌豆姑娘、皇帝的新衣、丑小鸭~漆绿的外墙,是梦中的城堡。

(多图多图)

博物馆有三个参观区域,一个是历史文化区域,展示青岛啤酒的百年历史;一个是生产工艺流程参观,可以近距离观察完整的啤酒加工制作工序;还有一个就是多功能区域,供游客购物和休闲娱乐,里面有一个醉酒小屋,可以体验醉酒之后失重的感觉。

凭门票可以免费领一包花生米和一杯原浆/纯生哦,我要吹爆那包花生米,太好吃了。

啤酒爱好者一定要来逛呀!

一条室内商业步行街,顶上的荧光天幕是特色所在,萧条、门可罗雀,个人感觉一般,不是很建议去,去完啤酒博物馆可以顺便来溜一圈。

晚餐:沂水人家-海蒸饺

也是吃鲁菜的地,在台东登州路上,离啤酒博物馆不到两百米。一进门就看到明码标价的海鲜排档,会有很多人组团来吃。

点了沂蒙山炒鸡(大盘鸡)、饺子海菜凉粉扇贝,量多又没吃完。炒鸡很入味,就是我牙口软,感觉有点嚼劲了。

一觉睡到中午,又来吃Brunch了。因为鲁菜咸的我们受不了,就首选西餐喽。今天的行程是五四广场和奥帆中心,搜索点评,就选择了百丽广场的这一家。

店里会有很多外国食客,说明是很地道的西餐厅。

点了牛油果鲜虾沙拉经典汉堡烤薯角柠檬罗勒蛋糕。PS:弓长非要点份薯角,但其实大汉堡是带薯条的,我们点餐的时候并不知道~~

大汉堡看起来十分诱人,很正宗的西式汉堡,吃惯了麦当劳的我,味蕾还有那么一点不习惯。

要给柠檬蛋糕好评,酸但不涩,甜而不腻。

这里是第29届奥运会水上项目的比赛地。

海和天说不出哪个更蓝,但是青岛真的不愧碧海蓝天这个称谓。

太阳刺的人睁不开眼,风又刺溜刺溜的刮,我不后悔这个季节来青岛,另一番感受。

海边停泊了很多小型、中型的游艇和帆船,待游客航行租用。

有一艘以供观赏大艇,置放在岸上,里面的物件早已被清空,但其中的布局依旧十分明朗,一层是用来住宿的隔间、二层是以供休闲娱乐的舞池和餐厅,让我莫名地联想到《海上钢琴师》里1900坚守到最后的船只残骸——他唯一的精神家园。

多图预警

随着2008年奥运的落幕,青岛这片帆船比赛中心的热闹劲也随之褪去,可能是旅游淡季的缘故,也有可能是还未入夜,情人坝下的好多酒吧、咖啡店都没有开张。

墙上斑斓的涂鸦、五彩的装饰,让人犹如置身韩国街。在这里拍照真的不需要开滤镜,蓝天白云,有种在海外度假的感觉。

情人坝的两旁立满了旗杆,08奥运那会该是万国彩旗飘扬,如今只剩一根根杆子在海风中摇晃。

最喜欢那块指路牌了,蓝底白字,告诉你距离[美国迈阿密]、[泰国清迈]...有多少千米。仰起头,正好看见几片悠闲的云。

情人坝旁边就是海,东海,和韩国隔海相望,所以会看到很多韩国的朋友来这里旅游。

坝的尽头,有一个名为海螺姑娘的灯塔,可以和这座灯塔来张合影!

海信广场里面,是一家网红店哦

点了栗子塔海鲜羊角披萨奶油培根意面,都是推荐菜。

不吹不黑,海鲜羊角披萨比BSK好吃N多倍!牛角包做的披萨底,口感松软,把芝士拉出来的那一刻,哎呀我要上天了!披萨附带的薯角也很好吃!

奶油培根意面筋道,但是奶油意面的话很管饱,很容易吃腻。

栗子塔——招牌甜品,初尝第一口开心的不行,弓长说我吃high了,像个两百斤的傻孩子哈哈!

饭后消食。五四广场因近代史上伟大死亡反帝爱国运动“五四运动”而得名。

奥帆和五四广场离得很近,所以隔海可以看到灯塔“海螺姑娘”的朦胧的倩影。漆黑安宁的海面与灯火通明的闹市并行存在,很不真实的感觉。

青岛地标建筑{五月的风}就在五四广场,火红色的风盘旋而上,很是醒目。

广场上很多成群竞走的叔叔阿姨,我和弓长也加入了他们的行列,晃悠了几圈,我想我的老年生活要很丰富才行。

之后回酒店,收拾捣腾,准备明天的兵荒马乱。

早上七点多的飞机,我们5:30就要起床。

青岛之行唯一的遗憾——没有早起吃一回正宗的青岛早餐,这几天我们都是一觉睡到十点多,早午饭一起吃的那种,所以很想起个大早,品味一下正宗的青岛早餐。至少和当地人一起,为了包子或是煎饼果子排着队伍。

这种遗憾感,在我们拖着行李走在天蒙蒙亮的青岛大街上时尤为强烈。栈桥还是那么安静的存在,我们拉着行李箱的咯吱声似乎打破了这一带的祥和。

看着当地人开始为新的一天而奔波劳碌时,我很想时间在此停止,准确的说,我不想结束这段旅行。

说真的,旅行是会上瘾的,每当我结束一段旅行回到琐碎的生活中去时,总会有一段时间的不适应和强烈的落差感,这种落差感在我结束日本之行时同样出现过,所以我无法确定我的失落感是来自于旅行结束的不舍还是没吃上早餐的遗憾。

青岛适合老夫老妻一起来,如果有钱,要在青岛养老!

我是个很感性的人,会在风风火火的赶路中迸发很多情感。

六点钟的青岛火车站,再见,我会再来了!See you again!

赵瑞萍:骑行世界的中国大妈

无论是被北京市自行车协会授予“巾帼英雄”的称号,还是被冬泳队称为“女杰”,赵瑞萍很自豪。但她更在意的一是路上的风景,二是八方帮助她的朋友。

向赵瑞萍要些资料照片,她一边在电脑上敲打着一边说:“我一文盲,电脑玩得不好。”要知道,这位63岁的老太太,有自己的博客,无论走到哪里,都会背着手机、充电宝,每晚上传自己的照片和朋友们分享。

她把自己去西藏和欧洲的游记整理出来,十几万字,一个字一个字自己敲到电脑里,又附上详细的路书,自费印刷,都送给了那些和她拥有同样梦想的人。

出行澳洲,儿子给了她一张卡,86天她没舍得划一次,她的原则就是:花我自己的钱,走自己的路。

她没钱印刷自己美国的骑行游记,却多次拿出自己的积蓄在各地举办游泳比赛。

她常常会接到来自全国各地陌生人的咨询,讨教出国签证、骑行的经验,她总是毫无保留详细地倾囊而出。

她也因此结识了天南地北的朋友。2011年8月23日,到达洛杉矶那天,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城市一对一”栏目首播了对她的专访节目,而且是专门选择了赵瑞萍生日那一天播出。赵瑞萍住进了一天10美元的家庭旅馆,借别人的笔记本电脑看了节目。在QQ空间里,赵瑞萍还看到了青岛冬泳队发来的祝贺视频,他们穿着泳衣,聚集在海边,雀跃地跳着喊着“祝萍迹生日快乐,祝萍迹美国之行平安顺利”。凌晨2点,异国他乡的小旅馆里围在电脑前的陌生人们和她一起分享了千里之外的祝愿,分享了只身上路的她却拥有庞大朋友圈的快乐。

“呀,家里有客人。我没什么准备。”采访临近结束时,赵瑞萍的爱人回来了。他原来是国家足球一级裁判,后来改行当了网球教练。是爱上了怀柔的一片山水,俩人才来这里买房定居了下来。

“您这么老往外跑,家人支持吗?”我悄悄问。

“他们拦不住我。”赵瑞萍笑着回答。

后来我听说,最初每次出发,丈夫都会一大早从京郊赶去,帮赵瑞萍做各方面的最后检查。每次媒体来家采访,都是丈夫准备好饭菜,和记者喝酒聊天。刚进屋时他说没什么准备,便是指没准备饭菜。三杯酒下肚,他会聊些什么呢?想着这些,我还真有点后悔错过了这顿饭呢。

去青岛旅游

栈桥是一座伸入海中的长桥,是青岛的重要标志性建筑和著名风景旅游点。

栈桥的精华在于远观拍照,走上去的话基本都是人从众。

76岁青岛大妈欧洲旅游

青岛可以多用公共交通工具,青岛地铁出行还是很方便的。

主要的景点基本都在地铁2号线和3号线周边,地铁、公交、打车其实都挺方便。

市区不建议自驾,单行线多停车难,更不建议骑自行车,老城区坡度大。

青岛,城如其名,在海洋的四季里,郁郁葱葱,不仅有海,还有花。

青山绿树,碧海蓝天,爬山虎爬满房子的外围,红色瓦片铺满蓝色的穹顶。

它以自己独特的魅力向人们诉说这里的风姿。

76岁青岛大妈欧洲旅游

赵瑞萍没有体育背景,她坐过机关,下过车间,退休前是一名政工师。如今她惊人的强健体魄,得益于她的另一个爱好——冬泳。

难以想象的是,她曾经因为腰椎间盘突出,在家劳保三年,卧床三个月。“像《红高粱》里巩俐似的穿个大棉裤。”是中医治疗加游泳帮她恢复了健康和对生活的希望。从此,游泳成了她的爱好和特长,无论是蛙泳、自由泳还是蝶泳,乃至跳水她样样都行,且动作规范,泳姿优美。

1998年,赵瑞萍第一次看到有人冬泳,吃了一惊,还以为人家是掉了钥匙。第一次自己下到冰水里,就一个猛子扎了下去,结果冻得喘不上气来,觉得自己要死了。后来才知道冬泳应该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因人而异、量力而行。

从那时起至今,赵瑞萍已坚持了17年冬泳,她不仅是北京冬泳俱乐部的会员,还多次代表北京队参加全国各地的冬泳比赛,年年比赛,年年拿奖。每次俱乐部活动,她总是早早地跳入冰河参加破冰,大家常常开玩笑地称她是“破冰船”。破冰容易受伤,手上、腿上青一块紫一块的,可她说:“我愿意看着大家一个个下水了,心里就高兴。”

是坚韧的性格促成了这样的爱好,还是这样的爱好锻造了赵瑞萍坚韧的性格和健康的体魄,谁说得清呢。

值得一提的是,2010年,她参加了俄罗斯冰水运动联合会主办的漂游阿穆尔河及鞑靼海峡1300公里接力活动,和队友成功创造了吉尼斯世界纪录。这场马拉松游泳活动,中俄冬泳人携手,每名队员每天要下水1至2次,游30分钟,然后换人接力, 25名队员要在25天完成1300公里 抵达南萨哈林岛。赵瑞萍是5名中国队员中唯一的女性,也是这次活动中年纪最大的女队员。她不仅每天下水两次,而且每次都能出色地完成任务。她还担负着全队的按摩工作,俄罗斯官员纷纷向她竖起大拇指,表示敬佩。

2013年3月,她代表中国冬泳人独行北极圈摩尔曼斯克,又荣获两金一铜,为中国冬泳人争了光。

76岁青岛大妈欧洲旅游

小青岛形如一把古琴,有“琴岛”之称,岛南部有一个广场,中间有手抱古琴的“琴女”雕塑。

小岛上能看清周围海景,远处海湾的高楼大厦,八大关的别墅群,远处的海轮......

夜幕时分,塔上的红灯与栈桥上的灯光在海上浮动,构成了“琴屿飘灯”的景象,被誉为青岛十大景观之一。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