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房车
蔡总前几年从国内移民到德国经营一家房车租赁公司,听说我们到欧洲开房车盛情邀请我们到车行住,三辆车十来人打扰了两个晚上,由于车辆有一些小问题,蔡总和公司其他小伙伴帮我们忙前忙后总算都解决了。据蔡总回忆他第一次到德国房车自驾就得到德国人无私的帮助让他深为感动,于是选定德国作为他的第二个家移民过来,成立了房车租赁公司,带领国人房车游欧洲,他的车辆全都是为中国人贴心设计还配了很多中式的厨具餐具,特别好。
各种做中餐用的锅碗瓢盆
加拿大周游旅游攻略
D6:拜伦湾海滩,拜伦湾灯塔,开车前往科夫斯港,入住科夫斯港营地。昨晚到达房车营地的时候,已经一片漆黑了,早上拉开窗帘,发现今天是个阴天。
我们要了海边的车位,其实是有私信的,如果今天是个晴天,那么我们坐在车里就能美美地享受日出了,但是天不随人愿。
First Sun Holiday Park是个品种丰富的营地,车位分了好几种,还有下面这种带小木屋的。
营地的amenity,看上去很简单,但该有的都有了。
这是房车营地的洗衣房。澳洲房车营地洗一次衣服一般在4-5澳元,要注意洗衣服时间,洗衣房的关门时间会比较早,别老想着做晚饭再洗衣服。
我们车窗尾部对着的,就是这片海滩,是个冲浪的好地方。
雨过天晴,营地出现了彩虹,在澳洲看到的彩虹,比我们这辈子看到的还要多。
这就是我们的车位了,每个车位会自带一片空地,架起个桌子就可以风餐露宿啦。
真的很喜欢澳洲的房车,车尾部的床三面环窗,视野相当好,好几次早上起床,拉开窗帘,听听鸟叫声就已经满足得心花怒放了。而加拿大房车的车型就没有这么理想的结构。
我们也去海滩边挖沙了,也不知道这座海滩属于拜伦湾的哪个角落,只要到沙滩边上,孩子们就会条件反射地挖起来。
我们在沙滩遇到了一对姐弟,虽然孩子们语言不通,但挖沙把他们挖到了一起。挖着挖着,下雨了,外国小朋友姐姐为大家撑起了伞,很有英国皇室王子与公主出行,随从打伞的即时感。
多多想用他新学的球技搭讪外国小姐姐,显然学好英语比学好足球更重要。
接下来这组照片,就是在营地前的海滩拍的,我们管我们尽情地玩水嬉戏,冲浪者们管他们尽情享受运动的乐趣。
营地和大海的关系就像下面这幅图。
我们准备离开营地,出发去今天唯一的景点——拜伦湾。没想到的是,倾盆大雨。导航很不善解人意,出错绕了个大圈,偏偏雨量大得惊人,我们在坡上坡下转转悠悠,总感觉路越来越窄,担心房车会开不过去。爸爸迁怒于妈妈不会看导航,妈妈一甩导航不干了!我们甚至觉得,到不了景点就回去得了!不死心,继续找路。终于走上了正道,在一个坡上找到了最后一个停车位,并且,不排斥房车。折腾了一番怎么停车,最终以8块澳元成交。能在这样的坡上找到停车位,真的谢天谢地!大概是前面路途太折腾,因祸得福了。
下车的时候,天气还是狰狞的样子,大海有种随时把你吞噬的凶恶感。但是,远方的蓝天又让你充满了憧憬,随时向往着阳光的到来。
拜伦湾灯塔已经等在那里,我们终于见到你了好不好!要知道刚才的一路有多艰辛。
一边的天气开始放晴,心情也随之放晴。
拜伦湾灯塔下,已经完全放晴了,真的太幸运了有没有!
拜伦湾灯塔真的风光无限好,哪个方向都是景,外国人拍照也是那么配合,哈哈哈。
通往拜伦湾的红瓦房,在蓝天白云下,配色美得一塌糊涂。
蓝天白云下的拜伦湾灯塔,美丽的小白房子,就缺一个肯拍照的模特儿。
爸爸和多多的背影,帅得不要不要的。
当然,并不是完全放晴了,远处的人们还在水生火热中。
以一张回程的照片结束欣赏拜伦湾的美景吧,接下去的一路,等待我们的是阴晴不定的天气,以及随时变换的风光。
从拜伦湾到科夫斯港差不多240公里,3个小时的路程。但是房车的时速有限,加上人生地不熟,我们开了将近有4-5个小时。更何况,我们没有吃饭,路上找了个加油站边的小超市补给,顺便给房车加油,那状况,既辛苦又真实,现在想来还挺带劲的。赶在天黑之前,抵达我们此行风评最高的房车营地,它的名字非常通俗,Park Beach Holiday Park,没有一个代表性的词汇,就是把一堆大家都认识的词拼在一起了。
营地很安静,就像上面这个独自玩耍的金发小美女,也像下面这个随意停泊的金脸鸟儿。
第一件事,参观营地,犒劳一下坐了这么久车子的孩子们。营地的儿童乐园很赞,各国小朋友在这里汇聚,外国孩子再次展现了他们不怕死的大无畏精神。
外公为我们抓拍了这张营地照,非常自然和谐,喜欢。
这两个孩子玩转营地的游乐设施,爬上爬下,飞檐走壁,还不穿鞋的,活络的样子让我们目瞪口呆。
营地有个大棋盘,哥哥和妹妹开始把弄起来。
妹妹的表情在说“oh no!你怎么这么蠢呢?”(其实妹妹在捋头发)
营地有一块充气垫,是个很有技术含量的充气堡,这对孩子来说比较容易,对大人来说却很难。
我们遇到了一群可爱的外国孩子,他们热情地与我们交流,表示我们的照相机非常高级,并友好地与我们拍照。
这个充气堡,对颈椎不好、不善运动的妈妈来说,简直太难掌控了,我们一家除了多多能够草上飞,其他人基本上都玩不转,能拍下这张同时站着的合影实属不易了。
多多很有潜质,可以和外国孩子玩在一起了。
外国孩子让我们给他们拍了合影,我们也留了他们的email地址,很可惜,回来以后一直拖着忘记发照片给他们,最终手机更新换代到iPhone才发现忘记把备忘录的内容导出了,所以最终还是没能把照片发给这群可爱的孩子们。如果有一天,去澳洲的你们遇到了这群孩子,能不能帮我再问他们要一次email地址,我要兑现诺言,把这张珍贵的照片发给这群可爱的孩子。
有过房车使用经验的人都知道,房车的上下水和能源配置重要性是一点不低于空间布局的。尤其国内用房车,因为缺少营地配套,水和电的续航能力都更重要。
而自行式房车本身是自带一套能量系统的。它有油箱,里面有柴油或汽油,暖风机、热水器甚至是烹饪设备可以直接从中抽油作为燃料。
虽然说拖挂式房车也可以加装燃油暖风。但理论上我国目前不允许私人购买燃油,只能说欺负加油站人员搞不懂后车没有动力,以为是它的动力油箱来加油,且前车后车两个油箱也略为不便。
而发动机的防冻液可以作为热库,用燃油加热以后,再通过过水热给房车提供热水和暖气,原理像是一个小型的城市集中供暖,虽然制热效果差一些,但不像燃油和燃气暖风那样容易感觉干燥,更舒适。同时这套系统在冬天还能给发动机预热,节约油耗,增加发动机寿命。这是拖挂式房车不可能实现的。
自行式房车的动力底盘,也自带12V、24V甚至48V的发电机,有些还有双发电机,可以在行车时分一部分发动机的能量来给房车的驻车电池充电。而这个充电功率是很大的,以12V150A的双发电机为例,每小时就能够充电2-3度,每天如果多开几个小时车,行驶充电的电量,基本就够驻车使用了。如果是48V轻混系统加双发电机,那么每天随便开开电就够用了。
而拖挂式房车的电能就只能依靠发电机、太阳能板和外接市电和电动车充电桩这几种方式。这种单独购置的发电机噪音往往是比较大的,另外也有有些地方不让买油、只能靠自己从前车油箱抽油的麻烦。
拖挂房车倒是往往有更大更平整的车顶空间放置太阳能板,但太阳能板的充电功率有限。哪怕800W的太阳能板,天气好的时候一天也就2度多电,开空调是不够用的,甚至电磁炉、冰箱、电热水壶这些用一用也只是勉强够用。
而外接市电在国内缺少营地的情况下能用的时候很少,电动车充电桩虽然多,不过加电的时候噪音较大,午休或过夜的话会有些干扰,而拖挂房车不可能像一些新能源自行房车一样,自带高压系统,可以实现快充,一般补电速度也较慢,一小时补3度电多,如果不是充电桩本身在风景较好的地方,还是比较浪费时间。
倒是也有增加线束,通过前车给拖挂房车充电的改装方案,不过相对来说损耗会大一些,前车脱离时会多一步插拔操作。
当然,除了空调以外,其他所有的东西包括炉灶、热水器、暖风,也都可以使用液化气作为燃料,但一来这些燃气电器有些比如暖风缺少国产货价格较高,二来液化气加气需要去加气站略为不便,三来液化气罐去新疆、西藏和海南跨海轮渡都不允许携带,只能在当地购买,也影响便利性。
当然,也不是说拖挂式房车能源系统就有大的缺陷,但便利性比自行式房车稍差是肯定的了。
自行式房车最大的优势,还是不存在任何合法性问题。
其实,小型载客汽车拖挂旅居挂车在我国也是完全合法的。《_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56条规定,“小型载客汽车只允许牵引旅居挂车或者总质量700千克以下的挂车”,
而国家对旅居挂车的定义,根据_国家标准GB/《汽车和挂车类型的术语和定义》则是:“能够提供活动睡具的中置轴挂车”,根据_国家标准GB7258-2017《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则是:“装备有睡具(可由桌椅转换而来)及其他必要的生活设施、用于旅行宿营的挂车,包括中置轴旅居挂车和旅居半挂车”。
对于中置轴挂车的定义,根据_国家标准GB/《汽车和挂车类型的术语和定义》规定则是:“牵引装置不能垂直移动(相对于挂车),车轴位于紧靠挂车的重心(当均匀载荷时)的挂车,这种车辆只有较小的垂直静载荷作用于牵引车,不超过相当于挂车最大质量的10%或1000N的载荷(两者取较小者)。其中一轴或多轴可由牵引车来驱动。
如下图这样的部分车轴靠后且为单轴的美式拖挂,舌重(也就是作用于牵引车的垂直静载荷)一般会超过挂车总质量的10%。
国内大部分拖挂房车为欧式拖挂,舌重比例一般在5-7%,符合中置轴挂车的定义。
也就是说目前国内销售的全部欧式拖挂房车(大部分国产拖挂房车都是欧式拖挂),以及部分美式拖挂房车,都符合”中置轴旅居挂车“的定义,也就可以由车长在米,排量超过1升的车辆牵引,而旅居挂车的重量也不受700千克的限制。
那么旅居挂车的重量上限是多少呢?根据2016年11月7日,国家旅游局会同发改委、工信部、_等11部委联合印发的《关于促进自驾车旅居车旅游发展的若干意见》,允许安装有符合国家标准牵引装置的小型客车,拖挂重量不超过吨的中置轴旅居挂车上路行驶。也就是旅居挂车要用小客车拖动,重量不超过吨即可。
旅居挂车的尺寸根据GB1589-2004国标《道路车辆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值》,则是长8米,宽米,高4米。
我国的驾照管理法律,又规定驾驶列车(即牵引车和挂车的组合)的驾照要求与前车的准驾驾照一致,也就是C照既然可以驾驶小型客车,就可以驾驶小型客车牵引挂车。
而2015年两部委134号文也规定了,旅居挂车可以上高速、城市高架,在各种桥梁隧道通行。只是2016年的11部委联合印发的《关于促进自驾车旅居车旅游发展的若干意见》也明确指出了牵引旅居挂车按高于主车一个类别收取高速通行费,虽然这会让高速上的成本最多升高一倍,但也相当于再度确认了旅居挂车可以上高速。当然,在实际操作中因为命令出台不过几年时间,很多收费口工作人员不熟悉法律,出现了很多起拖挂房车的车主被拦停,待与上级确认后才予以放行,耽误时间的问题,但毕竟都是可以合法上路的。
也就是说,使用C照驾驶家用小型客车牵引8米、吨以内的中置轴拖挂房车,本身其实是不存在任何合法性问题的,也可以在各种常规道路通行。
那么拖挂房车的合法性”灰色“在哪呢?在于前车牵引资质。
目前绝大部分乘用车,都没有在行驶证和车辆出厂铭牌上标注”最大允许牵引质量“这个参数,那么按照一些人的理解,没有标注这个最大允许牵引质量,就相当于这台车没有牵引资质。
极少数的进口乘用车的车辆出厂铭牌标注的最大允许牵引质量,比如路虎揽胜
长城炮皮卡的公开宣传中也有提到其最大准牵引质量,越野版甚至高达4300kg,但公告中、行驶证中是否包含未知。
此前也确实有地方交警曾经出台过微信文章,说明未标注“准牵引总质量”的汽车没有牵引资质。个别地方的车管所,也会以此为由,不给拖挂房车上挂车牌照,当地有些车友甚至会租用有牵引资质的前车拖着拖挂房车去上牌照。(实际上,挂车上牌跟牵引车上牌是两个独立事件,并没有法律要求挂车能否上牌、依赖于车主同一姓名下拥有有牵引资质且最大牵引质量超过挂车重量的牵引车,只是车管所认为你将来驾驶这台前车拖挂后车会违法道路交通法,因此会私自不允许上牌,而这也是为什么租一台不同车主的前车,挂车就可以上牌的原因)
但也有人反对”没有标注”最大允许牵引质量“,就是没有牵引资质“的说法。这里也有三个理由。
目前_并没有出台任何法律明确对牵引资质的认定的解释,唯一的相关解释,是2018年1月1日实施的_国家标准GB-7258-2017中规定:”具有牵引功能的乘用车,应在其产品使用说明书中对于以下事项予以说明。-最大允许牵引总质量”。该标准也并没有要求车辆行驶证必须包含“最大允许牵引总质量”,而只提到了说明书这样一个相对模糊的标准。
而在实际的法律实践中,也并没有车主在行驶中因为前车没有牵引资质被处罚,目前拖挂房车实际在部分地方受到的限制是无法上牌,而就像前文所说,挂车能否合法上牌,本身并不应该受车主的是否拥有有牵引资质的车辆的影响,车管所也不应该假设挂车车主只能使用目前他名下的车辆牵引。
以上就是目前大部分小型客车牵引拖挂房车处于法律灰色地带的现实。
那么如果对拖挂房车的法律现状有疑虑,选择一台自行式房车,就完全没有这些问题,上牌比照普通车辆即可,上高速也可以畅通无阻,收费标准也像普通家用车一样低,比一些MPV还低。
那么,读者可以自行权衡以上的各个利弊哪些对自己的影响更大,来从自行式房车和拖挂式房车中做出选择。
一般来说,喜欢定点”慢度假“的人,更适合拖挂房车。
比如每到周末就开到乡下,住到房车里享受一份远离城市喧嚣的惬意、闲适和自由
或者每逢长假开到海滨当做海景小别墅居住
或者去农村租一块地,接上水电,作为长期度假小屋。
或者退休以后,换着地方住,夏天住内蒙、青海,冬天住海南,碰到风景好的地方,一住就一个月。
而自行式房车则更适合一路走一路玩的旅行方式,一天一个地方的玩遍整个中国,去到最遥远的地方,即使是一般自驾游寻找住宿会有些困难的新疆、西藏的人烟稀少的地方。
买拖挂房车,其实是买了一个可以移动的小房子,玩的是停下来以后的闲适;
买自行房车,则是买了一部可以居住的大车,玩的是沿途的风景和旅行本身的浪漫。
可以拖着房车去欧洲旅游吗
收藏分享转发到头条复制链接微信微信扫码分享新浪微博QQ空间举报小鹿的京郊慢生活
非常高兴能回答这个问题,我是房车旅行慢生活的小鹿姐。
我们在2020年6月加入了房车旅行的队伍。虽然加入的时间不长,但房车旅行却是我们考虑了几年的结果。以往我们一直是自驾游,但我们在今年退休了,没有任何需要考虑的人与事,可以长时间的出门在外了,所以我们毫不犹豫的买了拖挂房车。
我来说说房车旅行的优缺点吧
一、?优点
1、吃的放心,可以随时做适合自己口味的美食。
2、住的舒心,不用大晚上去找酒店,不用拖着行李跑来跑去,不用适应不同的床,不用担心清洁问题。
3、玩的尽兴,遇上喜欢的地方,可以住上十天半个月的,完全不用考虑房租、吃饭等问题。累了就睡,睡饱了就玩,不用走马观花。
4、成本较低,相比较自驾和其他旅行,长时间在外的成本会更低一些。
二、?缺点
1、洗衣服不方便,有洗衣机的也是很小的,床单等洗起来还是不方便。
2、用水电不尽兴,不能像在家里一样,不考虑水电问题,需要考虑算好了用。
3、爱美的可能不能带太多的漂亮衣服。
4、房车开起来不是很方便。B型房车小,虽然到处能去,但是空间太小。C型房车空间虽然比B型大一些,但仅仅是太了一些。拖挂房车空间大,但是对前车排量有要求,开的速度也不能太快。
以是就是我的一点小小心得。目前也做了一些关于房车的视频。我们2020的房车行已经安排好了。从威海到贵州和云南,一直玩到年底,然后去广东广西。这一年估计都不会回家了。一直在路上,感兴趣的可以关注我。附几张我们拖挂房车的图片吧。
可以拖着房车去欧洲旅游吗
参观位于捷克皮尔森市的PilsnerUrquell 啤酒厂是一段难忘的经历。该厂建于 1842 年,现在的厂门是 1892 年为庆祝建厂 50 周年建立的,见证了工厂百余年的发展。在建厂至今的 176 年时间里,工厂经过了几次扩建和改造,但一天没停过产。整个厂区以及所有的设备保养得非常好,一点也看不出老态,只是长达公里的地下酒窖向人们证实了历史的存在。从原料选材到酿造工艺,从蒸馏发酵到成品包装,从产品研发到历史回顾,帅气的讲解员 Mike,也是厂里的老员工,脸上自始至终流露着自豪。工业旅游也是国内近年的一大热门。如何吸引人?如何搞得长久? Pilsner Urquell给出了答案:百年大计、工匠精神、产品过硬、员工自豪、传承文化、丰富内容、养护精心、不断创新。
可以拖着房车去欧洲旅游吗
除去前面提到的发动机噪音、振动的优势以外,拖挂式房车的前车的底盘滤震也有很明显的优势。
自行式房车全部采用商用车底盘,即使是皮卡、轻客这样的客货兼用的底盘,它的行驶舒适性也很难跟乘用车相比。商用车更多的采用非承载式车身,悬挂基本都是钢板弹簧,载重较大,但舒适性较差。而乘用车普遍采用麦弗逊、扭力梁、双横臂、多连杆等独立、半独立悬挂,加上自重较轻,公路行驶会舒服很多。
而前车乘用车的碰撞安全性也优于自行式房车。如果是C型自行式房车,后箱体中的乘客在发生碰撞的时候,基本是无法得到任何防护的,因为房车的三明治车身并未针对碰撞安全进行设计,后排的座椅一般也没有针对追尾等工况进行鞭打试验,甚至有很多还是配备的比较落后额两点式安全带。而即使是B型房车,或者是仍然保留驾驶室中两排座椅的双排皮卡C型房车,因为增大的自重和增高的重心,碰撞安全也会比原车有所减弱。
虽然说房车驾驶一般追求平稳,不管是拖挂还是自行驾驶风格都会比较稳健,事故率并不高,但这个因素也确实值得考虑。
可以拖着房车去欧洲旅游吗
大英博物馆有一个区域展示的是石雕板,应该是古时候欧洲人对自己各时代发生大事件的记录都用石雕板表现出来了。我们遇见了一位学者打扮的中年男士,拿着素描本在临摹这些雕刻图案,他用红色铅笔在本子上画的很认真,说是很喜欢临摹这类的雕刻,已经站在这里画了40分钟,这就是所谓的把时间浪费在美好事物上的一种吧。
可以拖着房车去欧洲旅游吗
在国内,露营地往往过度追求高大全,而忽视了一些露营者真正需要的内容。比如很多营地的接待中心宽敞明亮,拥有多家餐厅,设施堪比星级酒店,但却没有公共淋浴房,更别提洗衣房。就连房车普遍需要的排污和清洁设施,也是少得可怜。帐篷露营区基本就是一片草坪或是广场,很少配有足够的照明和电源。而欧洲的营地大都以露营为主题,以务实为原则。很多没有餐厅,只有简朴的接待处和简易的小超市。但即便再小的营地,卫浴和排污设施也是一点都不马虎。比如奥地利 Reisemobil Stellplatz营地和捷克布拉格 River Camping Prague 营地。后者是这次房车之旅到访的七个营地中最小的一个,只能接待 20 辆房车,但淋浴房和排污系统一样都不少。即便没有独立的洗衣房,在接待处的屋檐下,也摆放着洗衣机和烘干机供露营者使用。
有过房车露营经验的车友都知道,当两辆车结伴出游时,房车愿意门对门停放,而三辆车最好能摆成U字型,四辆或以上摆成口字型,形成一个四合院的感觉。这么做的主要目的是方便邻里之间的互动。但国内的营位大都整齐排列,水电桩在里面,车头一般朝外。这种形式看上去整齐划一,但令露营者失去了很多乐趣。而欧洲的营地很多采用的是自由停放的形式,比如位于奥地利 Innsbruck 的营地和德国慕尼黑的 Thalkirchen Campingplatz 营地。后者可以容纳百辆以上房车露营,但没有固定营位。围绕两个盥洗中心的是数块草坪,大的草坪可以停放 20 ~ 30 辆车,小草坪可以停 5 ~ 6 辆。每个区域用矮木桩隔开,水电桩均匀地分布在木桩附近,帐篷露营一样可以方便地取电。这样,露营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随意决定自己的营位,或是根据阳光树荫的变化,随时移动自己的车辆。我们四辆房车就是按口字型摆放,大家在由房车围成的院子里一起做饭、一起喝茶、一起唱歌、小孩子在院子里奔跑玩耍。久违的四合院生活,感觉非常棒。
诺大的Thalkirchen Camping-platz 营地内除了大片大片的草坪和两个乒乓球台,没有任何娱乐设施。但其门口有一条河,河水湍急,在一个落差处形成了一个天然的浪区,每天有大量的人从市里赶过来练习划水冲浪。由于河面不宽,每次只能下去一个人,因此河的两岸总是排着长长的队。没有看到维持秩序的人,每个人手持冲浪板安静有序地等待,两岸的人依次下水。如果这个场景出现在中国会是怎样?会不会大家一窝蜂涌进水里,结果谁也玩不成?会不会营地主想方设法把这条河纳入其领地,进而将其变成一个收费项目?但愿不会。
还有一个现象值得关注。那就是,无论规模和占地面积大小,除了在接待中心,我们在欧洲营地几乎没有见到过工作人员。想来原因有三:一是欧洲人工成本高,营地尽量少用人;二是露营者素质高,自理能力强,不需太多服务;三是标识清晰、布局合理,减少了服务量。
总之,欧洲的露营地主要特点是:崇尚自然、尽量少的商业、尽量少有人工痕迹、少有大声喧哗、垃圾自理、一切设施都从露营者的需求出发、以自己动手为前提。总结下来就是:简单、原始、安静、实用、自己动手。国内营地的特点则是:奢华、丰富、热闹;挖湖、填坑、移树、造景,人工痕迹重;经营者尽量全面、周到地照顾好客人、伺候好上帝;更像是经营星级酒店、景区、度假村而忽略了露营本身。结果就是进入了“房车不愿进营地,营地整天喊饿”的怪圈。
可以拖着房车去欧洲旅游吗
D7:科夫斯港营地及海滩,Australia Fair Shopping Centre补给,开车前往麦觉理湖,入住麦觉理湖斯旺西营地。Park Beach Holiday Park营地的早晨,妹妹奔跑的背影让我们很难忘。
这就是我们在Park Beach Holiday Park营地的停车位。
从营地出来,不远处就是海滩了。
我们今天的行程安排了400公里的行车路线,导航给出的预计时间是4个半小时,而根据我们前几天的行车经验,这段路程的时间起码要5个半小时以上,这对载着晕车的孩子的我们来说,压力非常大。但即便这样,我们也不想放弃任何可以欣赏到风景的地方。比如下面这个海滩,即时只有20分钟的撒欢时间,我们还是要赤足奔跑。
爸爸,海浪来了,快救我!
回到营地的时间是9点25分,营地的泳池,实在让我们上瘾。
Park Beach Holiday Park营地的评价之所以这么高,泳池一定功不可没。对孩子来说,这个泳池简直是个水上乐园,各种喷泉、各种滑梯,在这里完全可以泡上一整天。
我们时间不够,只能浅尝辄止了,我还清楚地记得当时自己纠结的心情,真的很想让孩子们放肆地游一天泳。然而,妹妹在泳池里,摔了一跤,还破了皮。
今天的照片就到这里,但故事还没有结束,有些攻略还需要提供给大家。我们离开营地以后,开没多久就到达了当地的一个大商场,叫做Park Beach Plaza,位置就在上高速之前,Banana Water Park附近。这个商场的规模很大,光超市就云集了2大澳洲品牌Woolworths和平价大卖场Aldi,还有服装大超市Target,生活用品大卖场Big W,非常好逛的地方,我们又觉得这里可以花上一整天,而我们有限的时间只能花在给房车补给上。
商场自带的儿童乐园,我本不想放手机渣图的,但真心想推荐大家这个商场。
Woolworths大超市,买到剁手停不下来,房车就是这点好处,能够享用到这里老百姓最普通的柴米油盐酱醋茶。
离开商场后,我们就开始了前往下一个营地的漫漫长路,下一个营地的位置在麦觉理湖,更小一点的位置是斯旺西(Swansea),天鹅海,这是多么唯美的一个名字。但是一路上并不美好,尤其是当我们路过了纽卡斯尔(Newcastle)的时候,进城的道路无比堵,房车体积那么庞大根本转不开,一路走走停停,上坡下坡,到达斯旺西营地的时候,天已经黑了。这晚的营地叫做Swansea Gardens Lakeside Holiday Park,由于入住的人比较少,工作人员很豪放地给我们指了一片区域,让我们随便停,因为这片区域的车位,我们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