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学概论重点
1.依据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可判断河流先自南向北,再向东北流,A项错误;图中等高距为50米,陡崖处有三条等高线相交,故陡崖相对高度大于或等于100米、小于200米,B错;图中高程为492米的山峰位于东北—西南向的山岭上,则①位于该山岭的西北坡,为东南季风的背风坡而降水少,②位于东南季风的迎风坡而降水多,C对;冬季日出东南,甲位于河谷附近且东南方位有492米山峰,阻挡视线,故甲地冬半年一段时间内不能看到海上日出,D项错误。据此分析选C。
2.从甲处到山顶的地形是山谷,索道经过山谷上空,与地面高差大,可观赏激流及山谷两侧风光,甲村位于河流沿岸,游人还可以进行水上项目活动,丰富旅游内容,A对;乙处位于山顶,在两个山顶之间修建索道,景观雷同,效益不好;图中等高距是50米,丙处和山顶之间为山脊和陡崖,其中陡崖顶部的相对高度是350--400米之间,导致丙处和山顶之间不通透,不能修建索道;丁处与山顶之间为陡坡,旅游景点少,没有修建索道的价值。据此分析选A合适。
旅游学概论知识要点
小可爱们都已经放寒假了吧,记得每天来小姐姐这儿学习地理知识哟~今天咱们一起复习旅游地理的知识吧!
1. 现代旅游的发展特点:
☆旅游主体的大众化
☆旅游形式的多样化
☆旅游空间的扩大化
☆旅游目的的娱乐化
2. 现代旅游的基本要素及其关系
基本要素:食、宿、行、游、购、娱
关系:总体: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旅游活动的基本条件:旅游交通
旅游六要素的核心:游 增加旅游收入的重要途径:购、娱
3. 现代旅游对区域发展的意义
拉动经济发展:
a.发展国际旅游,能够增加国家外汇收入
b.发展国内旅游业是回笼货币、稳定市场的一个重要途径
c.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如:交通运输、商业服务、建筑、邮电、金融、房地产、外贸、轻纺、旅游纪念品等产业)
d.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但是过分地依赖旅游业会给国民经济带来不稳定因素)
旅游业对社会的影响(总体促进社会发展):
a+.促进国民素质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b+.提供大量就业机会
c-.旅游者的大量涌入给当地居民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不便
旅游业对文化的影响(总体促进文化繁荣):
a+.促进文化交流(1.促进民族文化精华的提炼,使民族文化更有特色和吸引力 2.促进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融合)
b-.一些旅游项目的开发,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其本身的传统文化价值)
4. 影响区域环境
a+.旅游对环境保护具有促进作用(促进历史古迹、古建筑、纪念馆的修复)
b-.旅游与环境的关系不处理好,过多游客造成旅游环境的混乱、污染,降低了旅游质量
有关“旅游业”的几种正确评价
1.旅游业是“朝阳产业”。
2.旅游业基本上是劳动密集型的产业。
3.旅游业是综合性和关联性很强的产业。
4.旅游扶贫工作的重心是开发式扶贫。
5. 旅游资源的内涵
旅游资源形成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
a.对旅游者具有一定的吸引力,能使旅游者得到一定的物质享受和精神满足。
b.具有一定的经济、社会、文化价值,能给旅游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环境效益)。
旅游资源的核心是对旅游者的吸引力。
6. 旅游资源的分类
自然旅游资源主要由地貌、水文、气候、生物等自然要素组成,其中地貌要素处于相对重要的位置。
7. 旅游资源的特性
多样性(表现在:a.内容上的多样性 b.空间分布上的广泛性)
非凡性
可创造性
永续性(相对的:只有在适度开发和保护的条件下才能实现)
8. 评价旅游资源开发的条件
资源价值
a.美学价值(景区对游客产生吸引力,最根本的原因是它们具有美学价值) (包括:在山水风景、动植物、变化万千的气象、气候上的季节变化中体现的动与静、刚与柔、旷与幽等不同美感)
b.科学价值(指:在地学上往往具有某种典型性)
c.历史文化价值(历史上的社会、经济、文化艺术、工程建筑等的价值)
d.经济价值(考虑:1.旅游资源的组合状况,以景观群为宜 2.考虑景观的地域组合状况,以类型丰富、搭配协调为宜)
地理位置与交通(重要条件之一)
客源市场(对客源市场的分析与评价,是进行旅游资源开发的前提)
主要指标:
a.(基本指标1)客源地(其形成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多是经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
欧洲西部旅游的分类
我国在和国际客源市场竞争中存在以下问题:
⑴我国的地理位置距世界上大多数主要国际旅游客源产生地较远
⑵周边国家和地区旅游业的激烈竞争
⑶我国旅游产品的开发和质量问题
⑷市场宣传和海外促销工作仍有待改进。
3、我国国内旅游市场的特点。
1:市场规模大,发展潜力足。 2:短程旅游所占不重大。
3:旅游活动的开展形式以散客为主。 4:旅游消费总额增长速度快,但人均消费水平仍显较低。
欧洲西部旅游的分类
分析灵渠南渠选址的自然条件,并说明灵渠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原因。
【答案】自然条件:①湘江与大溶江的支流距离近,开凿河道路线短,工程量小;②地处山间谷地,地势较低,落差小、坡度小,水流缓慢;③且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沛,流量较大,利于航运,申报原因:①具有独特的军事、政治和文化等价值;②保存较完好,科考价值高;③历史悠久,设计、修建科学合理,体现古代人类智慧;④沟通长江、珠江两大水系,功能突出(任答3点)
【解析】试题分析:南渠选址的自然条件主要从地形地势、气候、工程建设难度等方面分析。由图可知灵渠南渠地处山间谷地,地势较低;由“全长千米,落差米,坡降”可知其相对落差小、坡降小,水流缓慢,有利于航运;图中显示南渠有现成河道利用,工程量小;该区域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较多,河流水量较大,渠道挖掘难度小。
注意材料中关于灵渠南渠的背景介绍;由材料可知灵渠南渠是“秦始皇为攻打百越时运输粮食等物资而修建的”,具有独特的军事、政治和文化等价值;“我国现存较完好且仍有利用价值”可知,灵渠南渠保存真实、完整,科考价值高;可见该建筑历史悠久,设计、修建科学合理,体现古代人类智慧;图中显示灵渠南渠沟通长江、珠江水系,功能突出。
考点:本题考查旅游地理。
你怎么这么好看!
欧洲西部旅游的分类
政府对旅游发展的干预:一、政府支持旅游业发展的动机(政治动机、经济动机、社会发展动机)二、政府干预旅游发展的必要性(市场失灵要求政府干预旅游发展、旅游经济的特点要求政府干预旅游发展、社会体制要求政府干预旅游发展)三、政府干预旅游业发展的常用手段(行政管理、经济管理、法律管理)四、政府失灵现象(政府决策会出现失误现象、政府干预会形成部门利益现象、政府干预也会产生大量成本、政府对旅游业干预的后果具有不确定性、政府对旅游业的干预也会产生“寻粗”现象)。
旅游组织的类型与功能:1、旅游行政管理组织(旅游行政组织机构的模式、职能)2、旅游行业组织(旅游行业组织的性质与职能、分类)
1、世界主要的国际旅游组织:世界旅游组织(WTO)、太平洋亚洲旅游协会(PATA)、世界旅行社协会联合会(UFTAA)、国际旅馆协会或国际饭店协会(IHA)、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国际民航组织(ICAO)、国际旅游科学专家协会(AIEST)。
2、与我国相关的国际旅游组织:世界旅游组织、太平洋亚洲旅游协会、世界旅行社协会联合会、国际饭店与餐馆协会、国际航空运输协会、国际民用航空组织、国际旅游科学家协会。
第七章 旅游的影响
1、对目的地经济的积极影响:1、扩大外汇收入、平衡国际收支2、扩大内需,加速货币回笼3、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增加政府税收4、旅游业可带动其他产业发展5、优化结构,增加国民就业机会6、缩小地区差距,有利于区域经济的合理布局和发展7、改善投资环境,增强国际间的交流合作。消极:1、外汇漏损2、引起物价上涨,造成通货膨胀3、过分依赖旅游业影响国民经济稳定4、造成产业结构失衡,对就业产生不利影响。
2、对目的地社会文化的积极影响:1、促进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发展2、对目的地居民和社会产生积极影响3、增进各国、各民族的互相了解,促进文化交流4、推动科学技术的交流、融合与发展5、促进社会环境的改善,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消极:1、对传统文化产生消极影响2、干扰目的地居民的生活,诱发主客矛盾3、导致传统文化价值观、社会道德感的退化4、对教育的重视程度相对降低5、对宗教、信仰等产生不利的影响
4、对目的地环境的积极影响:1、促进目的地旅游资源的保护2、改善目的地的整体生态环境3、推进目的地的环境保护,提升居住环境质量4.促进可持续发展 消极:1.对旅游目的地旅游资源的影响2.对目的地环境影响3对动植物的影响
58. 世界五大宫:中国北京故宫,法国凡尔赛宫,俄罗斯克里姆林宫,美国白宫,英国白金汉宫
59. 江南三大名楼:湖北黄鹤楼,江西滕王阁,湖南岳阳楼
60. 四大佛教名山:五台山,峨眉山,九华山,普陀山
61. 四大名窟:龙门石窟,敦煌莫高窟,云冈石窟,麦积山石窟
62. 道教名山:江西龙虎山,四川青城山,湖北武当山,安徽齐云山
63. 四大名亭:醉翁亭,陶然亭,爱晚亭,湖心亭
64. 名桥:赵州桥,洛阳桥,卢沟桥,广济桥
65. 水利工程:灵渠,坎儿井,都江堰,京杭大运河
66. 三峡:巫峡,瞿塘峡,西陵峡
67. 中国四大奇观吉林雾凇,桂林山水,长江三峡,云南石林
68.风土人情景观:蒙古族那达慕大会、苗族和侗族的芦笙节
69.历史文化名城:北京、西安、平遥、曲阜、敦煌、乐山、天水、北海
70.文化艺术景观:苏州园林、南宋瓷器、景德镇陶瓷、黄梅戏
71.古建筑景观:故宫、长城、天坛、十三陵
72.西岳华山(陕西)东岳泰山(山东)北岳恒山(山西)中岳嵩山(河南)南岳衡山(湖南)
73.地质地貌:喀斯特地貌、丹霞山地貌
74.气象气候:吉林雾凇、长白山林海雪原、黄山云海
75.水文地理:长江三峡、云南滇池、漓江景观
76.生物景观:宋山森林公园、松乐山林场
77.综合景观:苏州园林、西双版纳
欧洲西部旅游的分类
⑴解决和改善旅游资源所在地的可进入性。
⑵建设和完善旅游基础设施。
⑶建设和完善旅游上层设施。
⑷旅游景区景点的开发建设和管理。
培育能够胜任专业水平的旅游服务工作人员。5、试析致使旅游资源遭受损害和破坏的原因。答:(1)自然因素:重大天灾,风化作用,动物性原因 (2)人为因素的作用:旅游者的不当行为,当地居民的不当行为,旅游业者的不当行为
欧洲西部旅游的分类
⑴身体方面的动机:这方面的动机所反映的需要包括度假修养、参加体育活动、海滩消遣、娱乐活动,以及其他直接与身体健康有关的活动。
⑵文化方面的动机:属于这一方面的旅游动机所反映的需求特点是,都希望理解异国他乡的情况,包括了解该地的音乐、艺术、民俗、舞蹈、绘画以及宗教等。
⑶人际(社会交往)方面的动机:致使人们出于为了满足自己开展社会交往,保持同某些异域人群的接触这类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旅游动机,包括希望深入异国他乡去接触当地民众、探亲访友、逃避惯常的微社会环境、结实新朋友等等。
⑷地位和声望方面的动机:这方面的旅游动机主要涉及追求个人成就和个人发展的需要。属于这类动机的旅游活动包括洽谈商务、出席会议、考察研究、追求业余爱好以及外出休学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