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旅游之法国巴黎圣母院(巴黎圣母院景点介绍)

个人学习 7 0

巴黎圣母院-十二星冠圣玛丽

火灾发生当晚,法国总统马克龙立即宣布启动巴黎圣母院重建工作。可以想见这将是一场耗时费力的巨大工程,专家预计修复将花费10亿美元,且需要15至20年时间,才能彻底恢复原来的光彩。

疫情给修复工作更增添了难度。不过法国人民修复圣母院的决心是无法阻挡的。正如教堂的总建筑师维伦努瓦(Philippe Villeneuve)在接受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采访时所说:“那个从小热爱圣母院、长大后有幸成为其工程师的男孩,在火灾那晚已经死去了,如今只剩下一个拼尽余生也要修复她的人。”

2020年11月,工人们成功地拆除了所有火灾发生时搭建的脚手架。2021年9月,保护塔楼、拱顶和墙壁的临时搭建完成了。2021年12月,重建工作正式开始,包括修复管风琴和教堂的其他部分。

2023年2月,教堂重新搭起脚手架,开始安装在火灾中倒塌的19世纪尖顶的复制品,原材料包括来自法国森林里的橡树等。据法新社报道,圣母院尖顶预计在2023年底完工。之前马克龙总统曾表示希望能在2024年夏季巴黎奥运会前重新开放教堂,如今虽赶不上盛会,但2024年底开放的消息,依然让人振奋。

欧洲旅游之法国巴黎圣母院

卢浮宫和橘园

天晴便在花园漫步,若是下起了雨就在美术馆赏画

先漫步穿过高雅的杜伊勒里花园(Jardin des Tuileries),驻足欣赏橘园美术馆(Musée de l’Orangerie)内莫奈的大幅《睡莲》和国家影像美术馆(Jeu de Paume)的摄影展览。

橘园美术馆位于一座19世纪的建筑物之中,这座建筑当年是为了保护花园中的橘树过冬而修建的。特意修建的顶层有两座椭圆形的展室最引人注目——8幅莫奈淡雅的巨幅油画《睡莲》沐浴在自然光之中。

贝聿铭(IM Pei)的玻璃金字塔是你的指南针,引导你进入迷宫般的卢浮宫。如今的卢浮宫一共分为4层,有3个馆:叙利馆(Sully Wing)位于卢浮宫的最东端,构成了Cour Carrée(字面含义为“方形庭院”)的4个边;德农馆(Denon Wing)沿塞纳河 向南延伸800米;北部的黎塞留馆(Richelieu Wing)与rue de Rivoli平行相邻。

作为巴黎的重头戏,你可以从用时3小时的路线开始——将著名的《蒙娜丽莎》等经典作品和出人意料的当代作品结合起来。由展厅和盘旋于3个馆5层楼之间的楼梯组成的复杂迷宫为你提供了一次“蛇和梯子”游戏般的探索体验。

卢浮宫独家贴士

卢浮宫礼堂(louvre auditorium;紧邻卢浮宫主入口大厅)每周都会举办几次古典音乐会。不要错过周四的午间音乐会,主推崭露头角的作曲者和乐手。演出季会从9月持续到次年4月或5月,取决于音乐会的安排。

游览完这座不朽的博物馆,还可以看看精致的_(Jardin du Palais Royal)里的列柱拱廊,参观美丽的圣厄斯塔什教堂(Église St-Eustache)。沿着后街上的那些历史遗存,前往开放时间较晚的蓬皮杜艺术中心(Centre Pompidou),欣赏现当代艺术和令人惊叹的屋顶景色。

从远处眺望蓬皮杜艺术中心,这个装饰着三原色的盒子形状的建筑坐落在巴黎连成一片的浅灰色屋顶之中,就像一套积木被孩子丢在了某个高雅客厅的地毯上。

夏夜晚风中逛博物馆

天气温和的初夏时分,在5月中旬的某个周六,巴黎各处的主要博物馆为了庆祝欧洲博物馆之夜,会开放到很晚,大多数博物馆都可免费入场,包括卢浮宫、橘园等。2023年的博物馆之夜定在5月13日

香榭丽舍和林荫大道

从街边小店前经过,嗅到了香薰蜡烛与草莓的香气

登上拿破仑的拱门,俯瞰从卢浮宫一直延伸到拉德芳斯的历史中轴线,看看令人难以置信的巴黎全景。数到284级台阶之后,就可以来到50米高的凯旋门顶部的观景台。

12条宽阔的大道从这里呈放射状向四面八方伸展,其中有不少都得名于拿破仑时代的胜仗和杰出的将领。庆祝法国国庆日(7月14日)的阅兵式就会从这里开始。

沿着巴黎最富有魅力的大街——香榭丽舍大道(Champs-Élysées)散步,可以徜徉在金三角(Triangled’Or)、老佛爷百货公司(Triangle d’Or Galeries Lafayette)或马德莱娜广场(place de la Madeleine)。

然而,真正的魅力在于漫步城市的后街小巷,那里的特色小店和精品店夹杂在咖啡馆、美术馆和教堂之间,出售各种商品,从散发着草莓香气的威灵顿靴子到美妙的香薰蜡烛,应有尽有。

巴黎玻璃顶棚的拱廊(passages couverts)是购物中心的前身,可以追溯至19世纪,也是高雅小型精品店的宝地。上图中的Passage des Panoramas便是巴黎最古老的拱廊。

在铁塔前的草坪野餐,随热气球来一场高空巡游

来到凯·布朗利博物馆(Musée du Quai Branly),可以看到全球本土艺术和优秀的建筑。值得留意的亮点包括来自巴布亚新几内亚的非凡雕刻品(大洋洲),从印度到越南的各个少数民族的服装、珠宝和纺织品(亚洲),种类惊人的面具(非洲),以及来自玛雅、阿兹特克、印加等伟大美洲文明的文物。

在这个文化街区里,马蒙丹-莫奈美术馆(Musée Marmottan-Monet)有世界上数量最多的莫奈作品,东京宫(Palais de Tokyo)有当代装置,吉美博物馆(Musée Guimet)里有亚洲珍品。逛完之后的日落时分是攀登埃菲尔铁塔(Eiffel Tower)的最佳时间。

每小时的整点时分,整座铁塔上的2万只6瓦灯泡会闪烁5分钟。这些灯最初是巴黎为了庆祝千禧之年在2000年安装的——25名登山队员花了5个月的时间安装现有的灯泡和40公里长的电缆。观赏灯光秀的最佳位置,就是塞纳河对面的特洛卡代罗花园(Jardins du Trocadéro)。

还觉得不过瘾?那一定记得来安德烈·雪铁龙公园,你可以从这里飞上150米的高空,俯瞰巴黎的壮观全景。完全不用担心安全问题,这个填充氦气的巴黎热气球与地面有锁链连接,越飘越高却永远不会离开。

巴黎热气球注意事项

从9月到次年4月, 每天的最后一“飞”在公园关门前30分钟开始。一年中任何时间都要提前确认,因为刮风时,热气球不会升起。

岛屿

在教堂静静聆听唱诗班的吟颂

火灾后幸存的巴黎圣母院依然可以作为游览的起点。如果想看美丽的彩色玻璃,不要错过附近的圣礼拜堂(Sainte Chapelle),这里有15扇从地面延伸到天花板的彩绘玻璃窗,上面描绘了1113个圣经场景,从《创世纪》一直讲到基督复活。

穿越圣路易桥(PontSt-Louis)去买一份Berthillon冰激凌,然后逛逛圣路易岛迷人的精品店。

在印象派的杰作间沉醉

在宏伟的奥赛博物馆(Muséed’- Orsay)沉迷于印象派杰作是件再浪漫不过的事。这个俯瞰塞纳河的老火车站内,有洞穴般幽深的内部空间、古色古香的巨大时钟和当代风格的展馆都像艺术品一样耀眼。

除了欣赏画作之外,记得透过昔日火车站的两个巨型玻璃钟面俯瞰城市,沉醉于赏心悦目的巴黎时光。

还可以来到全城最受欢迎且令人愉快的卢森堡公园(Jardin du Luxembourg)消磨时光。这个公园在维克多·雨果的《悲惨世界》里发挥了重要作用:小说中的情侣马吕斯(Marius)和珂赛特(Cosette)正是在这里初次相遇的。

在每个巴黎人心中,这里其实都占有一席之地:几个世纪以来,无数小朋友(和“大孩子”)在这里度过了周末的午后时光,在八角形的圣水池追逐玩具帆船,更小的孩子可以在附近骑小马……总之,公园所有的童年怀旧活动都还在这里,另外还有现代游乐设施、网球及其他运动和游戏场地。

手中的书页映着屋顶醺黄的灯光,陶醉在伍迪·艾伦的梦里

左岸这边不可不来的这个区域,不仅有阅读的理想之地——莎士比亚书店、爱好收藏的人士可以逛上好几个小时的老式黑胶唱片店,还有价格低廉、色彩缤纷的家居用品店。

书店对作家的扶持是出了名的,到了晚上,店里的沙发会变成床铺,“风滚草”们(有抱负的作家和爱读书的学生)可以留宿,条件是要帮忙整理书架。《爱在日落黄昏前》的开头,以及伍迪艾伦的《午夜巴黎》结尾。都是在此处拍摄的。

蒙马特和巴黎北部

在街头看尽各色过客,抑或探寻《天使爱美丽》的印记

作为巴黎传说的源泉之一,蒙马特(Montmartre)一直都是与众不同的。波希米亚人、革命党、艺术家、康康舞者和无头殉教者都在它的历史中扮演过角色。它静悄悄的街道和陡峭的台阶是迷人的漫步场所,两边是爬满常春藤的歪斜建筑,游客稀少的清晨时分尤其迷人。

前往山顶的圣心大教堂(Sacré-Cœur),然后在蒙马特博物馆(Musée de Montmartre)重温这里的传奇历史。

这个广阔的街区还可以看到演绎盛大卡巴莱歌舞(Cabarets)的高踢腿舞女们。巴黎传奇的卡巴莱演出场所红磨坊(Moulin Rouge)因为图卢兹-罗特列克的海报和巴兹·鲁赫曼(Baz Luhrmann)的电影而被世人铭记于心,现在的红色风车是建于1925年的复制品,红磨坊就在它的下方闪闪发光。

法国经典电影《天使爱美丽》中的主演正是在蒙马特的一个咖啡厅里工作,人们在这里相遇,生活流动向前。这家咖啡厅真实存在着,就坐落在著名的红磨坊和煎饼磨坊之间。

可颂酥脆的外皮掉在了盘子上

巴士底(Bastille)虽然不以其景点闻名,不过仍然是一个适合步行探索的迷人地区。由于这里大部分是住宅区,漫步其间可以体验到巴黎最具活力的街区的日常生活。

对于大多数法国人来说,吃得好最重要,他们会花费大量时间考虑、讨论和享用美食和美酒。开心果马卡龙、小杯番茄汤、唯美的红酒炖牛肉、干酪盘上一角软糯的卡芒贝尔奶酪……在这里,食物不是热量,而是清晨起床的动力。

在巴黎,咖啡馆、茶室(salon de thé)、法式小馆、法式啤酒馆、酒吧甚至葡萄酒吧(bar à vins)之间的界限很模糊。喝饮品和逛夜店之间经常没有区别——下午三点左右还安安静静的咖啡馆可能傍晚就迎来了DJ,之后还会有人跳舞。

法式小馆(bistro或bistrot)的环境通常很随意,提供法国标准菜肴(油封鸭和牛排配炸马铃薯)。在这里,原本的装潢大多得到了保留,例如老字号Chez Paul和受夸耀的Le Chardenoux等。

对于巴黎人来说,吃和喝就像葡萄酒和奶酪一样不可分割,葡萄酒无疑是巴黎最受欢迎的饮品, 招牌酒的费用总是比瓶装水还低。

说起浪漫的佐菜,真是非电影莫属。无论你是想探索电影的幕后装饰艺术,还是想蜷缩在一个日本宝塔风格的电影院的沙发上感受艺术院线的风采,巴黎都不会让你失望。

位于贝尔希公园附近的法国电影资料馆(Cinémathèque Française),是一处鲜为人知的瑰宝,最初是电影档案管理员亨利·朗格卢瓦(Henri Langlois)在1936年创建的。这里展示了电影的历史,展品包括电影服装、道具、早期设备、老宣传海报和几部经典作品的片段。如果有空不妨来一探究竟,欣赏那些永恒的电影佳作。

你曾经去过巴黎圣母院吗?

关于巴黎,你还有什么难忘的回忆?

快来评论区,

和大家分享吧~

欧洲旅游之法国巴黎圣母院

巴黎圣母院具有地理上的优势,居住区的邻近、街道系统的易达性使得教堂本身、教堂前广场和城市形成紧密的关系,从而让宗教和现实生活融为一体,广场成为市民游戏、约会、交易和歌舞的公共场所。门洞入口的队伍在广场上蜿蜒百余米。广场很大,队伍移动得也比较快,从外面进入教堂,一下子感觉眼前一片漆黑,好像失明了一样,静立片刻,慢慢地从黑暗里显现出空间来。遥不可及的穹顶是如此之高,几乎让人产生失望的心情。

好的建筑是有精神的建筑,也是有文化的建筑。因而也就成为历史的、时代的标志。

只有巨大的玫瑰窗引人注目,真的是太绚丽了,给圣殿涂上了幻彩。在黑暗里,并不是玫瑰窗提供了光线,而是分外地显示出色彩的斑斓,也许暗示了天堂世界的美好,让黑暗里的人感觉到渺小和卑微,也因此产生对天堂的向往之情吧。用彩色玻璃在窗子上镶嵌出易读的圣经故事,被称为“不识字人的《圣经》”。这些彩色玻璃窗将教堂内部渲染得五彩缤纷,宛如尘世幻想中上帝的居所,从而冲破了神学玄秘的迷雾。内部的灰色石头墙面相当朴素,不像罗马的教堂,用很多的彩色大理石装饰,或者挂满了油画。肋拱的线条也不张扬,有些纤细,自然消融在阔大的空间里面。

教堂内没有太多的宗教艺术作品可供欣赏,只有一些不太引人注目的雕塑。倒是共有6000根音管的大管风琴引人注目,在黑暗里闪着金属的光泽,这就是巴黎圣母院拥有的世界上最大的管风琴。在重大的典礼时奏响管风琴,想必音色是浑厚响亮的吧。宣读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的赞美诗的时候,1970年法国总统戴高乐将军的葬礼举行的时候,人们都会被这管风琴乐感动吧。

巴黎圣母院玫瑰窗。

圣母院平面呈东西向长十字布局,是拉丁十字式的哥特主教堂形制,东端是圣坛,后面是半圆后殿,象征基督的头部;前面的横向空间象征基督被钉在十字架上的两臂,一般是管风琴和唱诗班的位置,也是教士们进行宗教仪式和讲经布道的场所,南北两个耳堂。中部以下设正厅,象征基督的身躯和腿部,是_聚集进行礼拜的场所。祭坛前的正中是圣母哀圣子像。耶稣基督横卧在圣母膝上,身子略略地向外倾斜着,圣母的双手无奈地向世人张开着,自有无限的悲痛和质疑。是的,我体会到这种动作的含义,仿佛圣母在向着世人说:“你看,我的儿子为你们而死了。”

内部的灰色石头墙面相当朴素,不像罗马的教堂,用很多的彩色大理石装饰,或者挂满了油画。肋拱的线条也不张扬,有些纤细,自然消融在阔大的空间里面。

历史上教堂遭受过重重灾难

了解圣母院的历史就会知道,教堂也遭受过重重灾难,18世纪的反基督教自由思想时期,打着理想时代旗帜的民众攻击教堂,内部建筑、彩色玻璃、雕刻都受到破坏,法国大革命时期,破坏就更加严重,连主教都被送上了断头台。损伤部分的修复是一件旷日持久的工作,直到19世纪中期的1864年,圣母院才修缮完毕。法国大革命后,拿破仑正式决定让这所教堂划归教会,并于1804年在此加冕称帝。大维特曾经画过这样的场面。一切都风吹云散,只有教堂作为见证,但是却永远保持沉默的态度。

法国大革命后,1802年拿破仑正式决定让这所教堂划归教会,1804年在此加冕称帝,大维特画过这样的场面。

圣母院内部结构十分精巧,陈设布置则相对简洁,丰盛的香火烛光不足以使气氛明快起来,反倒衬托出空间的浩大与黑暗。陪同的朋友点上了一根白蜡烛,插在了右边的蜡烛架上,点点燃烧的蜡烛里又多了一个不为人注意的同伙,烛光摇摆着,仿佛是相互打招呼,哦,是一个新人。点点头,彼此有一个心照不宣,然后又静默下来,看着影影绰绰的游客身形在黑暗里晃动,等待着新的伙伴。人群走动引起了空气微微地颤动,扬起的微风让烛火们又摇起头来。

几个笃信宗教的游客,进入侧面小教堂的专门区域,坐下来低着头默默祈祷,浸入短暂的与现实相关又远离现世的冥想。我不信教。但是我也静默无语,像这黑暗里摇曳的蜡烛,思想的微风让我的灵魂摇动。黑暗让我忘记了肉体,看不到华丽的红男绿女,于是灵魂就脱离了肉体,开始了黑暗里无限的飞升。黑暗掩藏了一切卑微与杂乱,包括我的灵魂有些惊慌地浮游。从黑暗来到阳光下,眯着眼睛看这个亮亮的俗世。

正是繁华和热闹,一派收拢不住的喧嚣,塞纳河边是熙熙攘攘的画像摊子,其间穿梭的游客组成了巴黎圣母院边长久的人间景色。过桥到街对面的小花园,在阴凉下的座椅上休息。眼神穿过街上的树枝树叶织成的网,贴在巴黎圣母院上。知道看上去自己有些失神,因为心思已经遗落在巴黎圣母院里。法国作家贝尔纳-亨利·莱维说:“对于法国的许多人来说,巴黎圣母院不仅仅是一座礼拜堂。它是法国文化、建筑和历史的象征。”梵蒂冈则称巴黎圣母院是“法国乃至世界基督教的象征”。

从黑暗来到阳光下,眯着眼睛看这个亮亮的俗世。正是繁华和热闹,一派收拢不住的喧嚣,塞纳河边是熙熙攘攘的画像摊子,穿梭其间的游客,组成了巴黎圣母院边长久的人间景色。

但是,2019年4月15日下午6点50分左右,巴黎圣母院发生火灾,整座建筑损毁严重。着火位置位于圣母院顶部塔楼,大火迅速将塔楼尖顶吞噬,尖顶拦腰折断一般倒下,主体建筑不断冒出白色烟雾,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气味,最终整个教堂顶部的木质结构被摧毁,只留下石质的残垣断壁。圣母院火灾摧毁了哥特式教堂建筑中尘世信徒与神沟通的象征性通道,也摧毁了大教堂中最壮丽的世俗艺术遗迹,民众在圣米歇尔广场点燃蜡烛,哀悼摧毁严重的巴黎圣母院。数百人跪在地上祷告,有人在啜泣,有人眼含泪花。所幸的是,主体建筑得以保存,圣母院中的主要文物“耶稣荆棘冠”和“圣路易祭服”等没有受损。

各国领导向法国总统发去慰问电,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说,巴黎圣母院是全人类重要的文化遗产,对文化的珍视、对美的热爱是超越国界的。总统马克龙表示要在5年内重建巴黎圣母院。2019年8月6日巴黎圣母院屋顶线建筑设计竞赛主办方公布结果,中国建筑师的方案“巴黎心跳”赢得这场民间修复方案的冠军。2019年11月6日,中法双方在北京签署合作文件,就巴黎圣母院修复开展合作,中国专家将参与巴黎圣母院修复工作。

是否需要以完全相同的方式重建19世纪的尖塔?众说纷纭,首席建筑师菲利普·维伦纽夫选择还原巴黎圣母院本来的样貌。2020年6月1日,巴黎圣母院前广场重新开放。期待未来几年,巴黎圣母院能如浴火重生的凤凰,依旧让人心动不已。

本文选自《读懂教堂:从建筑到艺术》,较原文有删节修改。小标题为编者所加,非原文所有。文中所用插图均来自该书。已获得出版社授权刊发。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