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中世纪世俗旅游(中世纪欧洲有多黑暗)

个人学习 8 0

穿越中世纪的体验 漫步里斯本

圣邓斯坦教堂St. Dunstan's Church是一个朝拜和朝圣的地方,八百多年来一直欢迎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和朝.圣者。教会的守护神是邓斯坦,邓斯坦曾任坎特伯雷大主教,许多人认为他是英格兰最伟大的圣徒之一。5月19日为圣邓斯坦纪念日。

邓斯坦(Dunstan)是格拉斯顿堡(Glastenbury)镇的人。邓斯坦出生高贵,从小就接受过某些爱尔兰修士的教育,这些爱尔兰修士是优秀的科学大师,在小时候,他就因对学习的热爱和对多种艺术工艺的精通而闻名。邓斯坦在他认为值得关注的所有文学分支中都超越了同伴,因此,他叔叔(当时的坎特伯雷大主教)推荐他在坎特伯雷大教堂服务,后来他去了国王那里服务。很快他就得到了王子的宠爱,并引起了其他成员的嫉妒。不久之后,邓斯坦被指控参与巫.术和黑.魔法,国王因此命令他离开。他离开之后就开始过起了修士的生活,并受另一位叔叔——温切斯特主教叔叔的指导,开始从事修道职业。 公元940年,他成了修道院的院长,他是一位严格的禁.欲.主义者,彻底改革了修道院,坚持充分遵守圣本笃《会规》,在他的领导下,修道院因学习而闻名。

圣邓斯坦在国王埃德雷德Eadred(946–55)的统治下成为皇家顾问,但在下一个统治时期,他不得不迁移到法兰德斯Flanders。957年,埃德加(Edgar,梅西Mercia和诺森比亚Northumbria的国王),召回他去做伍斯特和伦敦的主教,埃德加在959年成为全英国王之后,邓斯坦被任命为坎特伯雷大主教。同年的坎特伯雷国王和大主教共同计划并进行了彻底的教会和国家改革,包括前面提到的圣奥古斯丁修道院。埃德加死后,爱德华只统治了很短的时间。邓斯坦对爱德华的继任者影响开始减少,邓斯坦很坦然地继续开始修道院的生活。

该教堂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1世纪。它与托马斯·贝克特(Thomas Becket)和托马斯·莫尔(Thomas More)的去世有关,因此这里成为了朝圣地。先欣赏一下用照片和诗歌做成的视频吧。

在1170年,时任坎特伯雷大主教的托马斯·贝克特被两位忠于亨利二世国王的骑士谋杀。之后,亨利二世意识到会有诅咒,因此,他开始公开忏悔,并从伦敦前往坎特伯雷,在距离古城墙不远的圣邓斯坦教堂(St Dunstan's Church)停留。1174年7月12日,亨利二世在圣邓斯坦教堂,把富丽堂皇的长袍换了麻布衬衫前往坎特伯雷大教堂。这位有权有势的亨利二世能公开忏悔,其实并非易事。

在1529年10月至1532年5月16日,英格兰大臣托马斯·莫尔爵士(Thomas More)因反对亨利八世兼任教.会首脑而被处死。亨利八世当时反对新教改革和亨利脱离_,他拒绝承认亨利为英格兰教会的最高元首,并拒绝废除与凯瑟琳(Catherine of Aragon)的婚姻。莫尔被判叛.国.罪并被斩首之后,他的头挂在伦敦桥上的长矛上。莫尔的女儿玛格丽特·罗珀(Margaret Roper),从伦敦桥救回了父亲的头,并将其运到坎特伯雷的圣邓斯坦教堂,也就是她家对面。莫尔被安葬在教堂的罗珀礼拜堂内的一个地下室中。

欧洲中世纪世俗旅游

坎特伯雷的圣奥古斯丁修道院St Augustine Abbey是中世纪英格兰最重要的修道院之一,也是世界文化遗产。近一千年来,它一直是学习和灵性的中心。它是为了英格兰的宣教使命而建立,在亨利八世镇压修道院时沦为废墟。

触摸真财富:奥古斯丁的宣教使命得到了肯特国王埃塞尔伯特的支持后,他希望可以建立一个学习的场所:一所学校和一所图书馆。在598年,在圣马丁教堂旁边建成为了奥古斯丁修道院。修道院由一个内部区域和一个外部区域组成,内部区域包含修道院的主要建筑物和墓地,外部区域包含葡萄园,果园和花园。还包括圣彼得和圣保罗教堂,一个小的圣马利亚教堂。当然还有一座图书馆,当时的罗马教皇格里高利还从罗马寄来书籍来填补修道院的书架。在那个时代,这些书成了当时英格兰的巨大财富。奥古斯丁后来成为坎特伯雷(肯特王国的首都)的第一任大主教。英格兰的诸王逐渐成为了基督徒国家,坎特伯雷因此成为了英格兰的宗教首都。在此之后的100年内,奥古斯丁开展的工作改变了整个英格兰,而以他的名字命名的修道院则是英国基督教的中心。

奥古斯丁建了这个修道院,并以自己的名字命名,是不是很奇怪呢?其实,圣奥古斯丁修道院的名字是邓斯坦 St. Dunstan 在十世纪的时候改的。从十世纪开始,人们尝试通过采用圣本笃的《会则》来改革英国修道院。圣本笃的座右铭是:祈祷和工作。邓斯坦是促进改变的主要改革者之一,他常尊敬奥古斯丁,并在978年,将修改了圣彼得和圣保罗教堂的精神,把奥古斯丁也纳入到圣彼得和圣保罗教堂的精神之中。从那时起,该修道院被称为圣奥古斯丁修道院。关于邓斯坦的故事,我们将在后面的圣邓斯坦教堂部分讲述。接下来很有必要介绍一些圣本笃与圣本笃的《会规》。圣本笃会的座右铭是祈祷与工作。

触摸简单的丰富:上文提过的奥古斯丁是圣本笃修士。在修道院里讲述圣本笃的故事真是再合适不过啦。努西亚的圣本笃St. Benedict of Nurisia是西方修道主义的创始人。3月21日为圣本笃纪念日。本笃大约在公元480年出生于意大利的小镇努西亚(Nursia)。他的家族是罗马帝国的老牌贵族。大约在二十岁时决心成为隐修士,因此立家生活在洞穴之中。后来,他过了一段极端禁欲的生活。最后,他的名气越来越大,一群门徒聚集在他的身边。当他的洞穴已经不再能实现他修道的愿望时,他把这个小小的修道群体搬到了卡西诺山(Monte Cassino)。卡西诺山很偏僻,他在那里的树林里建了一座修道院。随后不久,他的妹妹在附近也建起了一座女修道院。最终,本笃的名气大到连当时的国王——东哥特国王也来拜访他。但是,等待这位国王的只是这位修士的严厉批评和可怕的预言,因为在本笃看来,他是一个暴君。

本笃的最大贡献在于他为修道院制定的《会规》(The Role of Benedict)。虽然相当简单,但是,他的《会规》将决定未来几百年修道主义的形式,丰富了无数人的生命。圣本笃Benedict在公元529年,为他在罗马附近的卡西诺山的修道院写的。该规则涉及修道院生活的各个方面,严格实行素食饮食,并坚持要求修士作为一个社区在宿舍里一起睡。修道院的日子分为几个阶段,分别用于修道院教堂的公共祈祷,读书和体力劳动。《会规》追求的并不是极端的禁.欲生活,而是明智地安排修道生活:拥有严格的修道戒律,却不过分严厉。因此,当许多沙漠修士以饼、盐和水为生时,本笃规定他的修士一天两餐,每餐都有两种煮熟的菜肴,有时还有新鲜水果和蔬菜。此外,每个修士每天还可以适量饮酒。除了一张床之外,每个修士还可以拥有一套铺盖和一个枕头。在资源匮乏时,修士应该满足于他们所能得到的一切。

本笃认为,祷告是修道生活的中心。每天都有留给个人祷告的时间。在本笃的修道院里,大部分祷告是在小礼堂进行的。修士每天要聚在小礼堂祷告八次:白天七次,半夜一次。这是延续《诗篇》119篇的传统:”一天七次赞美你“,”半夜必起来称谢你“。”你“指的是上帝。中世纪的大多数修道院都采纳这样时间表,它们被称为晨经、晨祷、午前祈祷、午时祈祷、午后祈祷、晚祷和夜祷。修士还会抄写圣经和其他书籍,以留给后来者使用。本笃修道院也成为教学中心,尤其是为了教授许多想成为修士而被送到修道院接受训练的孩子。本笃修会的许多修道院还成为医院、药店和为疲劳的过客提供住宿的客栈。公元589年,本笃在卡西诺山建立的修道院被伦巴第人洗劫烧毁。大多数的修士逃到了罗马,他们将本笃《会规》一同带到了罗马。后来教皇格里高利(Gregory)知道了本笃《会规》,前去英格兰宣教的宣教士奥古斯丁还将《会规》带到了大不列颠。在教皇的支持下,本笃《会规》传遍了西方的所有教会。

祈祷与工作:这是圣本笃会的座右铭。本笃的《会则》不仅在中世纪产生了非常重大的影响,对于生活在繁忙都市的我们来说也很值得学习与体会。祷告是工作力量的源泉,工作则是测试祈祷是否真心诚意的地方。祈祷帮助我们能全心投入工作,而不是被它压垮。因为祈祷使我们与圣灵这个内在的源泉接触,是永不枯竭的源泉。当我们依靠这个泉源时,我们的工作也得到转化。工作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表达我们生命内在的“灵修”,表达我们的爱和牺牲奉献的一种方式。这个座右铭仍在欧洲的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到,下面是西门子公司的创始人冯.西门家族的座右铭:祈祷和工作。

触摸天上的财富:几个世纪以来,圣奥古斯丁修道院发展成了一个伟大的罗马式修道院,是欧洲最宏伟,最有影响力的修道院之一。但是,这种力量和影响并没有持久。在亨利八世统治时期,伟大的修道院被摧毁。1535年,亨利八世国王与罗马决裂,并在教皇拒绝他与凯瑟琳(Catherine of Aragon)离婚后,宣布自己为英格兰教会的负责人。在亨利看来,修道院的财富很快就出现了,从而在1536年至1540年间镇压了修道院。1538年7月30日,像英国所有其他修道院一样,圣奥古斯丁修道院在亨利八世解散修道院期间遭难,最后,修士们没有反抗并签署了一份文件,自愿将修道院交给国王。院长与修士们因此离开了修道院,这标志着940多年修道院存在的终结。修道院的几栋建筑迅速被毁,肯特的盎格鲁撒克逊国王的坟墓也被摧毁。修道院图书馆的大部分书与有价值的东西都被拿走了。多年来,修道院的一部分被卖掉,有些被亨利八世建立的国王学校使用。所剩下的仅是教堂中殿的北墙,仍然屹立在地面上。很幸运的是:还有283卷书幸存下来了。

从1539年起,院长的公寓改建为王宫,修道院改为了花园。直到1804–5年,部分建筑物变成了一家叫做老宫殿的旅馆。1793年,在中世纪的墓地内建造了一座贫民窟,1808年,在同一地点建造了一座新的_。在1840年代,有人希望在修道院的废墟上建立了一所传教学院。在建造过程中,修道院的一些中世纪遗迹被发现,并开始对该遗址进行考古探索,并定期进行挖掘直到1980年代。_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承认圣奥古斯丁修道院,坎特伯雷大教堂和圣马丁教堂为世界遗产,以表彰其对英格兰历史的重要性。希望你在参观修道院博物馆的时候,有所发现与启迪。

穿越时光,看看圣奥古斯丁是如何从一小部分盎格鲁撒克逊建筑发展成宏伟的罗马式修道院的。

欧洲中世纪世俗旅游

对我而言,这是一次无与伦比的行程:走进圣马丁教堂,仿佛走进去英格兰基督教的起源。看着奥古斯丁从罗马飘洋过海来到这里,这里的人给予了他希望,他也给这里人带来了盼望与幸福。奥古斯丁在坎特伯雷留下的财富并不在修道院的废墟里,而在英格兰的历史里。我们能触摸到中世纪英格兰最重要的修道院,真实幸福,能看到圣本笃《会规》的足迹,听到她在大街上在呼喊,那是一种特殊的感觉。有机会站在英格兰的石头上——坎特伯雷大教堂里面,寻找生活中重大问题的答案,那是多么幸运与幸福的事情啊!托马斯·贝克特好像仍然在启发着无数拜访者,在他们的内心深处与我们对话。我给了自己一个重新重视自己的内心的机会,真诚地面对内心里的自己,不管是什么样的光景,也能触摸到真正的自己和一种特别的平静。总得来说,这一程收获最多的是内心世界。当然,这个古城里也有很多很让我着迷的餐厅,我的脚步慢了下来,细细体味着各种味道。希望这个行程也能给你带来一点启发与帮助。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