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臭氧污染?对人类有什么伤害?如何防范?
臭氧主要存在于距地球表面20~35公里的同温层下部的臭氧层中。在常温常压下,稳定性较差,在常温下可自行分解为氧气。臭氧具有强烈的刺激性,吸入过量对人体健康有一定危害。不可燃,纯净物。
臭氧超标称为臭氧污染(ozone pollution),作为一种环境问题已经越来越为人所关注。臭氧超标会对环境造成破坏,如损伤人体、影响植物光合作用、腐蚀家具等等。
平流层的臭氧能够吸收太阳紫外辐射,保护地球生物圈免受紫外线的伤害。然而,对流层中的臭氧却是温室气体,也是光化学烟雾的主要组分,能参与大气光化学反应引发的光化学烟雾。
大气中90%以上的臭氧存在于大气层的上部或平流层,离地面有10~50千米,这才是需要人类保护的大气臭氧层。
靠近地球表面浓度为0.001~0.03ppm,是由大气中氧气吸收了太阳的波长小于185nm紫外线后生成的,此臭氧层可吸收太阳光中对人体有害的短波(30nm以下)光线,防止这种短波光线射到地面,使生物免受紫外线的伤害。
在其中一个便是维护功效,臭氧层能够消化吸收光波长在自然光下的303nm下列的紫外线,主要是一部分UV-B(光波长290~300nm)和所有UV-C(光波长290nm=),保护环境上的人们和动物与植物不会受到中短波紫外线的损害。
一般臭氧污染在哪个季节最严重
因为太多人开空调和冰箱,散发出来的臭氧多,对空气造成严重污染。
相关研究显示,上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发达国家重点地区夏秋季节臭氧日最高浓度常超过600微克/立方米,发生光化学烟雾事件的时段臭氧浓度可达1200微克/立方米以上,最高值甚至超过2000微克/立方米。
主要是因为对流层随着季节高度变化大以及春季光照较足易形成生成臭氧。首先臭氧层是指大气层的平流层中臭氧浓度相对较高的部分,其主要作用是吸收短波紫外线(臭氧层中的臭氧主要是紫外线制造出来的)。
臭氧天气属于1类致癌物清单中的室外空气污染吗?
1、综上所述,臭氧本身不属于污染物,只是臭氧超过一定的量才能够达到污染的效果,无论是在空气中还是在水中,臭氧的浓度只要不超过一定的量是造成不了污染的,当臭氧在空气中浓度超标的时候,臭氧就会形成污染。
2、臭氧本身不属于污染物,只是臭氧超过一定的量才能够达到污染的效果。臭氧是氧气的一种同素异形体,化学式是O3,式量4998,有鱼腥气味的淡蓝色气体。
3、臭氧是不是属于空气污染,需要根据浓度来确定,臭氧是能够接近地面层的,当地面层空气中臭氧超过一定的浓度,会对环境造成影响,同时还会损害人的身体健康。
4、室外空气污染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可吸入颗粒物可被认定为一类致癌物;2012年12月由北京大学医学部公共卫生学院潘小川教授等发布的《危险的呼吸——PM5的健康危害和经济损失评估研究》研究报告指出,空气污染致死被研究证实。
5、财物产生影响者,我们就可以称其为空气污染物;而其存在造成的现象,就是空气污染。2017年10月27日,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公布的致癌物清单初步整理参考,室外空气污染在一类致癌物清单中。
6、臭氧是一种由氮氧化物、反应性碳氢化合物及日光照射后产生之二次污染物,是指位于接近地面,而非位于高空大气层的臭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