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镇海区十大著名旅游景点
江南第一学堂
江南第一学堂身为叶氏义庄,是以水榭园林和商帮文化景观为特色,主要由博物馆和会馆两部分组成,博物馆设1个综合陈列和6个专题陈列。综合陈列是对宁波帮起于唐宋、承于明清、转于民国、合于当代的发展史作提纲挈领式的展示;专题陈列是对宁波帮在航运、金融、商贸、实业、教育及其他领域成就的分类集中展示;而会馆作为海内外宁波籍人士的主要活动场所和精神家园,以增进新老宁波帮乡谊、乡情、乡恋为主旨。
别名: 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江南第一学堂景区
门票参考:18元
开放时间:08:30~16:30
适宜季节:全年
建议游玩时间:1小时
旅游景区级别:2016年(3A)
博物馆等级:无级别(文物)
所在地/隶属: 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同心路
介绍攻略
景点介绍
江南第一学堂主要由博物馆和会馆两部分组成,博物馆设1个综合陈列和6个专题陈列。综合陈列是对宁波帮起于唐宋、承于明清、转于民国、合于当代的发展史作提纲挈领式的展示;专题陈列是对宁波帮在航运、金融、商贸、实业、教育及其他领域成就的分类集中展示;而会馆作为海内外宁波籍人士的主要活动场所和精神家园,以增进新老宁波帮乡谊、乡情、乡恋为主旨
江南第一学堂以水榭园林和商帮文化景观为特色,建筑风格呈“三江汇源”之态,内置“_与包玉刚”、“百米浮雕”两大主题雕塑和7座代表性行业的群雕。
它充分展现了宁波帮百余年来铸就的“甬商精神”——“树高归根”的赤子情怀、“敢为天下先”的开拓精神,“海纳百川”的开明思想、“至实而无妄”的诚信品德、“励业重义理”的互助风格。
旅游信息
地址:宁波市镇海区同心路
江南第一学堂成人票 门市价 ¥50
江南第一学堂家庭票2大1小 门市价 ¥100
类型:博物馆
游玩时间: 建议1小时
开放时间:8:30-16:30
地址: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同心路
欧洲诸国旅游景点大全介绍
宁波郑氏十七房
宁波郑氏十七房位于澥浦镇,是一处规模颇大,且保存完整的明清古建筑群落,是当地_郑氏的宅院。郑氏十七房系郑氏一支南迁后世居之地,建筑面积4万多平方米,现存“郑氏十七房”绝大部分为清乾隆至光绪年间建筑。十七房是个古建筑景区,它的建筑多以明清建筑居多,绝大部分为清乾隆至光绪年间建筑,今留有恒德房、恒祥房、三房堂房、大祖堂房、后堂楼房等“四水归堂”的单进和多进涤宅大院10余幢,二层砖木结构。
别名: 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澥浦镇郑氏十七房景区
门票参考:20元/人
开放时间:夏令8:00~16:30,冬令8:30~16:00
适宜季节:全年
建议游玩时间:2小时
旅游景区级别:2011年(4A)
所在地/隶属: 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开源路777号
介绍攻略
郑氏十七房简介
镇海郑氏十七房景区位于宁波市镇海区海滨小镇澥浦镇,紧邻329国道,距上海240公里、杭州170公里、舟山40公里,杭州湾跨海大桥、舟山连岛大桥、杭甬高速、甬台温高速贯通四周,交通十分便捷。十七房是个古建筑景区,它的建筑多以明清建筑居多,但不同于乌镇、西塘等国内同类古镇的是,它的规模不是个城,不是个镇,只是一个村落。
郑氏十七房是由郑氏先祖在南宋时期,从河南荥阳迁徙镇海而建。经保护性修复、开发,现已形成民俗文化旅游胜地和中华传统节庆文化传承基地。村落设计呈棋盘形,整体建筑以幢为单元连成庭院,融合了北方“合院”的大气,浸染了南方楼榭的玲珑。
十七房有哪些景点
望益堂
后堂楼的分支,据说是当时的藏书楼。“望益”意即知识来源于勤奋,多学勤学受益终生,亦寓意激励后人勤奋博学,是对家族的期盼。
据传,随着十七房的发展,其影响亦越来越大,理所当然来自各地的商贾云集十七房,客栈随即应运而生。现存的栈房约始建于清末,规模较大,保存完好。又传,栈房是兴房人做谷物收储的地方,打谷场,放杂物的地方。
源茂房
随着鼎丰房一支的发展和财产的不断狂涨,由于不敷居处,约清乾隆年间建造源茂房。“源茂”意即财源茂盛之意。
典当房
听老一辈说当年大掌柜姓黄,小掌柜姓岳,约咸丰,同治年间,十七房郑氏,由于从北方迁移到南方来的,又是古代王室后裔,世代为官与当地乡民生活水平较为悬殊,他们为改善关系,与当地人和睦相处,逢年过节,除给乡民们发放一些救济粮进行补助外,还办起一家很大的当铺给村民在经济上有调剂的机会。
当铺楼房基本保护完好,房屋比较高大,分楼上楼下营业,下层专门抵押低档物件,如:衣服、器具、杂物等,楼上专门抵押高档器物和金银首饰等。为防止盗窃和抢劫,围墙较高,楼梯较少,但比较牢固。楼上设方型柜房,置一小窗口,顾客只能用一只手伸进去当物和兑现金。外面的人看不到小窗内的营业人员,四周密封,楼板双层,比较安全。门前竖镇邪的:“泰山石敢当”石碑。墙角旁有一巨大的石锁,据说是对犯族规者或小偷处罚用的刑具。
当典三规:花轿不当、棺材不当、死人不当。
咸丰年间(十五世)郑勋,字南琴,号竹溪,早年“弃儒业贾”,发迹后举家迁居宁波城内,成了宁波钱庄业的巨头。兼营盐业、鲜咸鱼货、丝茶、银楼、当铺诸业,他“器识过人”,“筹筹屡中,屡获倍息,家日隆,隆起后,生计益饶”。蓄资数千万,在商界呼风唤雨,“同业者皆倚君为重,由是声望震一郡,自当道群公,荐绅乡彦,下至牙侩杂流,及泰西各国诸彝商(英法商人),无不信服仰赖君者”,“盖屹然为甬江之砥柱二十年”。(《郑氏宗谱》)
1843年上海开埠,1844年郑熙便赴沪开设钱庄,并在嘉兴、绍兴、湖州、汉口、广州等广设分号,派驻店伙,随时通报金融信息。1848年郑熙又在上海小东门方浜路创办“凤祥银楼”,前店后场,银楼收购金银器皿熔炼制成首饰出售。店内有一批技艺精湛的把作师傅,所制作的金簪、镶玉簪、项链、扣花等金质饰品,成色足赤,款基新颖,精镶细嵌,玲珑剔透,生意十分红火,获利甚厚,为沪上银楼业巨擘。1853年“小刀会”攻克上海前夕,郑熙预先将店铺临时搬迁至宁波,宁波“凤祥银楼”即始办于该年。1855年上海局势稳定后,重新在豫园旧址开业,改称“老凤祥银楼”,1857年郑熙病重回十七房。不久病故,之后“老凤祥银楼”转卖他人。郑熙,道光29年,在宁波水凫桥另建别墅。
清嘉庆年间郑维嘉长孙郑德标弃儒学贾,年21岁的德标便承担起宁波一带的生意。“内理琐屑,外权奇赢,蓄积于羡,以浸为蛟川巨室”(《澥浦郑氏宗谱》“郑德标墓志铭”)。德标除办鱼盐外,还办起了钱庄,发迹后资助慈善事业。
后堂楼
据传明末初建,形成规模为清嘉庆年间,嘉庆末年,以南北两幢大院为一庭院,马头墙,错落有致,丛丛叠叠,幢幢、户户、间间相通,四通八达。庭院内布局主次分明,在纵横轴线上的两侧先安置主要建筑大院,在不显眼的地方安置次要建筑,宅群内又有主房、次房之分,如厢房、边房等,堂房、楼房、正房属于主房,等级分明。其建筑形式多以北方三合院、四合院的形式构筑,而大墙多以南方的清水墙为主体,南北两地有机结合,取长补短,特色非常显明,犹如“故宫”格局,显示了当时郑氏建筑非凡的气魄。前幢为“文荫堂”后幢为“思位堂”。北大门上书“进士第”匾额,(已毁)。
实用信息
门票价格
成人票:20元/人
儿童票:10元/人
开放时间
夏令:8:00-16:30
冬令:8:30-16:00
交通信息
公交路线
1.镇海方向:374路至郑家十七房站村站下,步行5分钟至景区;375路至路沿郑站下,步行5分钟至景区。
2.宁波方向:370路至澥浦汇源市场站下,三轮车至景区;342路至郑氏十七房景区停车场站下。
自驾车路线
1.北仑出发:过招宝山大桥-往镇海骆驼方向开,329国道与镇骆路交叉口,往澥浦方向开大约10公里左右,澥浦镇政府(能看到景区标识),向右拐向前开200米左右到郑氏十七房景区。
2.宁波(江东)出发:过常洪隧道-走329国道往慈溪方向,到澥浦镇政府右拐(有景区标识),往南开300米左右到郑氏十七房景区。
3.宁波(江北)出发:走人民路到底,过环城北路到宁镇骆交叉口,走329国道往慈溪方向,到澥浦镇政府右拐(有景区标识),往南开300米左右到郑氏十七房景区。
4.镇海出发:走镇骆路,到了329国道与镇骆路交叉口,往澥浦方向开大约10公里左右,到澥浦镇政府(能看到景区标识),向右拐向前开200米左右到郑氏十七房景区。
5.杭州方向:杭甬高速到宁波绕城高速保国寺出口下,路过镇海区骆驼街道,上329国道北行6-7公里,至澥浦镇十七房村。
6.上海湖州方向:经过杭州湾大桥,至慈溪上329国道,南行至镇海澥浦镇,往南3公里,至澥浦镇十七房村。
十七房结构布局
郑氏十七房面积6万平方米,现存建筑面积4万多平方米。十七房的建筑除了少数明代建筑以外,绝大部分为清乾隆至光绪年间建筑,包括路沿郑中央房、东房、西房;庙基头全盛郑房;郑家村三房堂前、大祖堂房、小九房、恒德房、恒祥房、后堂楼房、兴房、栈房、源茂房、立房、鼎丰房、当典房、郑氏宗祠等。
十七房的马头墙、厢房、石雕、牌坊等,具有一定的特色。厢房与厅堂的构筑风格融为一体。群墙外,墙河环城,绿水垂柳,家家有埠,四周有桥,宅中有街,街中有市。建筑具有江南水乡风格,又兼有宫殿般的布局结构,中轴线、横轴线极为明显,经过历代增扩,建筑规模恢宏,工艺精湛,画梁飞檐,精雕细刻。宅内还保留着还遗留着乾隆年间成亲王亲笔题词“淇水烟波半含春色”的木刻手迹。在村民中还保留着清代牌楼石刻“圣旨”匾额。
经过历代的增扩,如今的十七房规模恢宏,气势磅礴,更为可贵的是,建筑的总体结构布局至今仍然保存良好,据相关报道显示,“十七房是国内现存规模较大且保存甚为完整的明清古建筑村落之一,对清代建筑史研究具有重要价值,更是继唐、宋、元、明建筑之后,中国封建社会民宅建筑的最后一个热潮”。
十七房建筑风格
在清代建筑中,有一种简明的组群规律,就是以“间”为单位构成组群建筑:一个单元或一进庭院。而十七房却另有组群风格,它以幢(多间组成)为单元组成庭院,从而显示其雄伟、壮观的气魄。它的庭院布局大体分为两种,一种在纵轴线上先置主要建筑,如“前堂”、“中堂”、“后堂”,再在堂的左右两侧安设次要建筑相对性的“厢房”,厢房又分成“明轩”和“暗轩”两种,构成冂形或H形的三合院;有的还在主要建筑的前面,再放一座次要的建筑,名曰“倒轩”,构成正方形或长方形的庭院,称为“南方的四合院”。这种布局方式,适合中国古代社会宗法和礼教制度,便于分清尊卑、长幼、男女、主仆之间的明显区别。三合院、四合院成了十七房民宅的主体组群结构,充分体现一代望族的独特风采。
据史书记载:十七房有三宝,旗杆最多,最高,宁波都能看得到;十七房三年不下雨,河水不会干涸;十七房马头墙最多,一级要比一级高,台风吹不倒。宅上有街,街中有市,市中有店、有铺、有坊、有消防。宅外有环河,家家有埠头,小河外有大河,直通宁波,河边小桥流水、鸭子戏水、杨柳拂岸、倒影横斜。
十七房建筑幢幢相连,有分有合,过廊设亭,屋檐宽大,下雨天往来不沾水。厅门、马头墙、明堂、祖堂按等级权力分设。各家自立门户,有边门、隔门、栅门、弄门、后门、串堂门,井井有序。廊、巷组合,互通门户,四通八达。进入内院,如入迷宫,分不清东南西北。规模最大的“后堂楼”是十七房最具代表、最为完整的建筑群体,共有八幢大院组成,四大门南北对峙,马头墙鳞次栉比,高低错落,气势恢宏、古朴,西端正大门,不论官员大小,一律停轿下马,步入百步御路,才可进入内院。
十七房的雕塑艺术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在屋角、屋脊、檐下、廊下、柱础、门上、窗上承重轻的地方,用泥塑雕、木雕、砖雕,这些雕塑以细腻、精致著称;承重大的地方,以石雕为主,雕琢粗犷,线条简练。门窗装饰,独具匠心,考虑非常周密,甚至连小小的窗扦上也刻有人物、花鸟。兴房、恒德、后堂楼等很多窗盘、门盘上都刻满多种花纹图案。恒德的窗盘特别考究,四周花草,中间人物,有的是仙人,有的是罗汉,十七房人称它为一百罗汉图。很多花格棂窗,无一相同花纹。立房的花格窗最有代表性,窗、门中雕着各种各样的奇异珍果,寄托着五谷丰登,年年有鱼(余)的美好愿望。
十七房的装饰色彩,也非常有特色,多以白墙、灰瓦和粟、黑、墨绿、褐、赭等色在梁、架、牛腿、柱、檐、墙壁等处装饰,形成朴素、自然、雅淡、透丽的格调,物体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
历史沿革
郑氏十七房系郑氏一支南迁后世居之地。公元前806年周宣王封季弟友郑桓公于陕西华县立“郑国”为王。五代时,社会动荡,战争频繁,民不聊生,郑氏一族三次举族南下。据清光绪《郑传笈朱卷》载,郑氏一支“宋南渡迁居灵绪乡(今镇海澥浦一带)择山之阳塘路沿,称路沿郑。传六世之后,分居十七房,始祖贲,明贝也赠登士郎,晋封林郎”,后繁衍成族。现存“郑氏十七房”绝大部分为清乾隆至光绪年间建筑,现有郑氏群宅住民335户,1024人。
文化底蕴
暮色装饰的马头墙,在旗杆格弄悠长的影子里,揣测远山的高度;半含春色的古老村落,守望青山绿水的锦绣江南。
浙东一块文化瑰宝
走进宁波镇海澥浦镇“郑氏十七房”,漫步在明清古居环绕的河边,推敲一扇扇充满故事的门窗,徘徊在浙东江南水乡的诗情画意之中,让人如梦如戏、如痴如醉。推开郑氏的大宅门,身处幽幽长廊,梦回那曾经繁华的古村落,户户相对,房房相惜,每一扇门里都在诉说着郑氏家族古老而又神秘的过去。郑氏十七房,这一目前国内保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明清时期风格的古建筑群,汲取时代之精华,已经成为浙东的一块文化瑰宝。走在十七房古老的江南水乡特有的石板街上,随处可见马头墙、厢房、石雕、牌坊、石质棋杆格等古建筑样式,其中厢房与厅堂的建筑风格融为一体,堪称镇海区境内现存的明清建筑风格经典之作。
宫廷院落彰显风采
经典是智慧的结晶,所载为常理常道,其价值历久而弥新。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正是一种经典,历经五千年经久不衰。从《澥浦郑氏宗谱》阳宅图上看,十七房其总体布局为“棋盘”形式。宅屋四周环河围绕,东西、南北大路把全宅分为四大板块。这种有规律、有次序,繁而不乱的布局,犹如宫廷院落,彰显皇家风采,层次分明,气势十分雄伟。这与郑氏望族世代为官、官宦人家,儒商发迹的惯有思想和愿望是分不开的。十七房一幢挨一幢,紧密相连,有分有合,过廊设亭,屋后设园,屋檐宽阔,可挂灯结彩,置桌设宴,下雨往来,不沾水。厅门大小,马头墙高低,明堂的大小、楼房、厢房、石鼓、棋杆等都按等级、权力分设,层次分明,体现了那一时期严格按封建礼教办事的社会面貌。
地址: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开源路777号
欧洲诸国旅游景点大全介绍
宁波市九龙湖旅游区
九龙湖风景区位于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城区西北河头乡境内,总面积36平方公里,是宁波市十佳新景之一。旅游区为中丘地貌,三面环山,群山环抱的九龙湖、凤凰湖、月亮湖和天鹅湖四大湖泊,水域面积达2平方公里, 整个旅游区自然生态环境优越、历史人文积淀深厚。九龙湖系人工湖泊,原称十字路水库,始建于1977年,湖方圆20华里,水容逾2000万立方米。
别名: 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九龙湖旅游区,九龙湖风景区,九龙湖湿地公园,九龙湖森林公园
门票参考:35元
开放时间:08:00~16:30
适宜季节:全年
建议游玩时间:3~4小时
旅游景区级别:2008年(4A)
森林公园等级:市级
所在地/隶属: 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九龙湖镇龙都北路168号
介绍攻略
基本介绍
九龙湖旅游度假区坐落于宁波市镇海区西北部的九龙湖镇,东眺海天佛国普陀山,南面市中心、北临杭州湾而望上海、西连江南古镇慈城和八百里四明山,并与江北区的宋代著名古建筑保国寺相接,山连着山、水连着水,面积广达余平方公里。景区内群山起伏、黛峰逶迤、植被茂密、生物丰富。其间由东北而西南,一字地排列着蓄水量达2200余万立方米的九龙湖和蓄水量在300万立方米以上的郎家坪凤凰湖、小洞岙湖、三圣殿湖湖水清澈,山水交辉,呈现出四湖连缀如珠,百湖探幽如梦、如诗如画般的美景,小溪清涧与平原河流相互交织。其景致真可谓是山环湖、湖映山、岚峰吐翠、碧波荡漾。湖光山色,相互辉映,景色旖旎。如登临其北缘海拔415米的达蓬山顶,则浩瀚东海和杭州湾跨海大桥绰然可见,广褒东部平原及西部峰峦亦尽收眼底。俯瞰景区浓荫掩映、绿意如黛、远接天边,令人心生江天寥廓之感,给人带来不亚于宁波乡村旅游的感受。她不仅是宁波人民所拥有的一座风光秀丽的后花园,还是现代人生活的天然氧吧和远离城市浮华、涤荡满身尘嚣而养心修身的天堂。
据考古发掘和志史研究发现,至少在距今3500多年以前的商周时代,景区内就有我们的祖先在辛勤劳作和生活。传说春秋时,这里曾是越国大夫文种的故里;史记秦始皇东巡驻留过达蓬山,也是徐福率三千童男童女渡海求仙的启航地。唐宋时这里还是重要的青瓷生产地。先辈们在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还留下了我们至今仍在津津乐道或在无限遐思的种种古迹、钻石画、遗址、名胜与传说,使景区平添了许多迷人的魅力。
景点景观
环湖景区
环湖景区环湖依山而建,景区全长公里。这里游客可以浏览整个九龙湖旅游渡假区的美景,湖面恰似一颗闪光的明珠,镶嵌在群山之中;环湖大道犹如一道银色的素练,将湖周围的人文景观窜缀一体。
猴岛亦称湖心岛,岛上小径纵横,有“龙女献珠”、“九龙神龟”等景点。龙女为汉白玉精雕,体态婀娜,有九条小龙相绕戏水,若娴若娇,神韵各异。这里生活着野生猴群,见人不惊,蹿纵林间,顽皮可爱。
滑草场
滑草场总占地面积为5520㎡、坡度达到14%、下滑均速25码;滑草车长约80公分,利用滚珠促使车辆滑动,整个滑草车就像是个迷你的坦克车履带。坐着滑草车从碧绿的草地上飞驰而下,与千万小草来个亲密接触,既刺激又有趣。
梦幻乐园
梦幻乐园以时空穿梭塔为中心,下接星际空间,左连海盗船,上边通往小小特种兵拓展区域,脱离电动机械依赖。小朋友在通过爬梯、云梯、荡桥、索桥、钻爬、速滑、攀登等,锻炼孩子的身体和四肢协调能力,开发智力,提高洞察力、注意力和判断力。
一步一景观
“达蓬山谷、石岩流香”,重建有着1250多年历史的唐代名寺——香山教寺,于2006年1月7日开光,目前已经落成的有圆通宝殿、三圣殿、藏经楼、东西厢房、和客僚。整体格局既有佛国圣地之庄严,又不失江南园林之幽曲,成为香客云集的福泽之地和游人纷沓的佛教艺术殿堂。
“达蓬山谷、石岩流香”,重建有着1250多年历史的唐代名寺——香山教寺,于2006年1月7日开光,目前已经落成的有圆通宝殿、三圣殿、藏经楼、东西厢房、和客僚。整体格局既有佛国圣地之庄严,又不失江南园林之幽曲,成为香客云集的福泽之地和游人纷沓的佛教艺术殿堂。
九龙源景区
九龙源景区位于九龙湖旅游度假区西北部达蓬山南侧,是九龙湖水之源头。由“一迹、二池、三石、四瀑”等十余个景点组成,境内佛迹、危岩、池瀑、奇石、竹海、古树、叠瀑掩映其中,被誉为浙东的“香格里拉”,宁波的世外桃源。
横溪长寿村
横溪村幽静清雅、民风淳朴、长寿者比比皆是,故名“长寿村”,更以健康生态的特色农家菜而闻名远近。村里主要以农家乐餐饮、农家乐旅游等第三产业为主,以竹笋、茶叶、野菜等土特产加工出售的第一产业为辅,农家菜遍地开花。农家乐餐饮所用的食材大都取自本地,青菜、土豆、芋艿等作物基本都是自家种植,鸡也多为自家散养。每逢节假日都吸引了大批外来游客前来品尝当地的美味佳肴。
游步道
九龙湖旅游度假区登山健身步道是集登山健身、景观欣赏、休闲度假、生态环保等于一体的新型旅游产品。步道规划总长度约93公里,分两种不同类型线路:一是建在山林田野里的符合国家标准的“登山道”,约56公里;二是汽车、自行车可通行的“车行道”,约37公里。“登山道”又可分为A类普通健身、B类驴友体验、C类景区游步道三类差异性线路,基本满足不同年龄阶层的健身需求。
实用信息
运行时间
售票时间:8:00~15:30(联票截止售卖时间:14:00)
开放时间:8:00~16:30
票价信息
九龙源景区 票价:35元/人
套餐A (游船猴岛、观光车、九龙源景区、穿越时空、梦幻乐园、滑草场)
成人票价:100元/人;儿童、学生、60周岁以上老人票价:80元/人
套餐B (游船猴岛、观光车、九龙源景区、梦幻乐园、滑草场)
成人票价:80元/人;儿童、学生、60周岁以上老人票价:70元/人
娱乐项目:
穿越时空:30元/人/场(儿童成人同价)
游船:30元/人(身高米(含米)以下儿童免票)
观光车:20元/人(身高米(含米)以下儿童免票)
滑草场:20元/人/次(儿童成人同价)
梦幻乐园:20元/人(儿童成人同价)
交通信息
自驾车路线:
九龙湖旅游度假区距离最近的高速公路进出口为宁波绕城高速九龙湖出口,约公里便可到达景区,交通十分便捷。
乘车路线:
公交965路 宁波火车站——九龙湖景区(12-20分钟每班);
公交384路 白沙路——九龙湖风景区(全天共8班)
公交385路 招宝山——九龙湖风景区(全天共8班)
自然资源
九龙湖景区气候适宜,各种植物生长繁茂,两岸群山_有种子植物1000多种,其中有木莲、华东黄杉、红豆杉等我国珍藏濒危的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和浙江省稀有树种。名贵野生中药材有木莲果、杜仲、七叶一枝花、金钱吊葫芦等103科326种。特产水果有板栗、甜柿、香榧、猕猴桃、乌板等几十种。土特产有茶叶、茶油、香菇、木耳、桐油等,历史上曾在苏沪杭市场上颇负盛名。夏腊梅、四季兰、山茶花等近百种名贵花卉遍布山野。景区的杜鹃花更为奇特,自春到夏随时令而变色,白、黄、紫、红交相更替,美不胜收。
湖区森林茂密,鸟兽繁衍生息,自得其乐。森林中栖息着110多种鸟类和野生动物,有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金钱豹、黄腹角雉、穿山甲等。
景区山青、水碧、坡缓、土润,盛产的竹笋、杨梅、柑桔、产远近闻名,河塘里的鱼、胡畔里的螺、溪流边的野菜,山岙里的土鸡和深谷里的肉鸽等等,无一不是山野美昧佳肴。到九龙湖,看农家景、尝农家菜、吃农家饭,住农家旅馆,渐已成为一道时尚的风景。乡村野趣,流水人家和甜美的田园风光,给人以身临世外桃源之感。
地理位置
九龙湖景区之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异常优越。在宁波市2020年城市组群的规划中,她恰好处在这个大都市组成区域中心,前景灿烂。目前,根据区委、区府“三带三区”的战略部署,九龙湖镇党委政府按照“打造三个基地,构建一个后花园”的工作目标,正在加快推进现代化生态旅游城镇建设。当循着68米宽的九龙大道出行,二十几分钟便可远离市中心的种种喧嚣,抵达宁静、清幽和满目春色的湖光山色之中,惬意地放松疲惫的身心。
地址: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九龙湖镇龙都北路168号
欧洲诸国旅游景点大全介绍
宁波招宝山旅游风景区
招宝山位于宁波市镇海区,是宁波市十大风景游览区之一,是一个集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宗教文化于一体的综合性风景区,旧时是镇海海防的重要基地。招宝山地形险要,景色秀丽,视野辽阔,向东可以远眺东海,登上山顶可以俯瞰城区,壮观的山色尽收眼底。招宝山风景区主要景点有“鳌柱插天”、“千帆破浪”、“蜃楼现幻”、“山楼观旭”等。游人在此观光游览,享受自然风光的同时,也感怀着沧桑的历史情怀。
别名: 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招宝山旅游风景区,招宝山,招宝山风景区,招宝山景区
门票参考:60元
开放时间:8:30~17:00
适宜季节:全年
建议游玩时间:2~3小时
旅游景区级别:2008年(4A)
所在地/隶属: 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招宝山路10号
介绍攻略
基本介绍
宁波招宝山风景区位于甬江出海口,是宁波市十大风景游览区之一。南吞甬江,北临东海,西接古海塘,有着千年的人文积淀,历史上是中国重要的海防要塞、海上丝绸之路起碇港、佛教文化胜地,是一个集海天风光的自然景观、底蕴深厚的海防文化、源远流长的佛教文化于一体的旅游风景区,素有“南海观音普陀山,东方财神招宝山”之称。
招宝山景区辖有百步堤、第一山碑、半山亭、威远城、明清碑碣、宝陀寺、抗日碉堡、观音阁、天后宫与仙人洞、鳌柱塔、月城、东方招宝财库、招宝文化苑、摩崖石刻、镇海关、千年古海塘、安远炮台、海防历史纪念馆等20余个景点,登上山顶可俯瞰招宝山大桥、甬江、东海和舟山连岛跨海大桥,视野开阔,海风习习。
景点景观
妈祖阁
妈祖湄洲祖庙妈祖像是福建莆田望族九牧林氏后裔。妈祖一生在大海中奔驰,救急扶危,在惊涛骇浪中拯救过许多渔舟商船;她立志不嫁慈悲为怀,专以行善济世为已任。历代对妈祖的赐封根据史料,宋、元、明、清几个朝代都对妈祖多次褒封,封号从“夫人”、“天妃”、“天后”到“天上圣母”,并列入国家祀典。
仙人洞
据说,八仙来到仙人洞修炼过,因此得名仙人洞,洞内陈列有八仙铁拐李、汉钟离(钟离权)、张果老、蓝采和、何仙姑(何晓云)、吕洞宾、韩湘子、曹国舅(曹景休)的汉白玉雕像。传说八仙分别代表着男、女、老、少、富、贵、贫、贱,由于八仙均为凡人得道,所以个性与百姓较为接近,晚近为道教中相当重要的神仙代表,中国许多地方都有八仙宫,迎神赛会也都少不了八仙。俗称八仙所持的檀板、扇、拐、笛、剑、葫芦、拂尘、花蓝等八物为“八宝”,代表八仙之品。文艺作品中以八仙过海、八仙献寿最为有名。今西安市有八仙宫(古称八仙庵),其主要殿堂八仙殿内奉八仙神像。
吴公纪功碑亭
位于招宝山威远城下,为仿造。真正的吴公纪功碑亭于1936年建于镇海东北部梓荫山麓,亭高4米,亭中植石碑,记载光绪年间驻镇守备吴杰生平事迹。
古海塘
古海塘始建于唐昭宗乾宁四年(公元897年),当时为土塘,南宋淳熙于嘉定年间改筑石塘。东起巾子山,陆续延伸至东管乡,全长4800米,宽14米,高5米左右,全部是用石板和条石筑成,结构奇特,工艺精湛,又称为“浙东小长城”,素有“城塘合一,天下第一”之美誉。
棋子坪亭
棋子枰位于揽江平台上方,相传有仙人于此弈棋,山壁石碑镌行书_棋子枰_三字,1795年(清乾隆六十年)立。1982年整山,发掘石碑,即于旧阁原址新建弈棋亭,木结构双檐六戗,朱椽黛瓦,高6米,直径米,亭内有石桌棋台,置鼓凳。传说棋子枰亭是“仙人弈棋处”。
安远炮台
位于招宝山东麓,筑于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以“糯米饭夯黄泥”筑成2米厚壁,在中法战争镇海之役立下赫赫战功,而至今仍保存完好的二千斤铁炮,是其威震欧亚的两大看点,附耳于安远炮台“一曲近代史上中华民族抗击外来侵略的英雄壮歌”依然高亢铿锵。
明清碑林
明清碑碣因明清两代碑刻而得名,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明清碑碣位于招宝山威远城进道左侧,现存碑刻九方,其中明代四块,清代五块。碑高2至米,宽1至米。明代4块分别是_海天清晏_碑、_撑半壁天_碑、_擎天鳌柱_碑和_天开图画_碑。清代5块分别是_重修招宝山宝陀寺_碑、_海天雄镇_碑、《招宝山宝陀寺续修碑记》、_永清四海_碑和《镇海防夷图记》碑。笔力雄健浑厚,书体气势磅礴,诱发众多书法爱好者留恋忘返。
东方招宝财库
招宝文化苑始建于2007年12月,竣工于2008年4月。总占地面积800平方,建筑面积150平方,总投资600万元。其中招宝财神投资就达到了320万元。苑内供奉的就是东方财神招宝天尊,招宝财神”塑像高米,总重1500千克,用黄金和铜铸造,采用蓝田白玉、玛瑙、翡翠等500多颗珠宝装饰,其中如意棒上所镶的为天然蓝田白玉,重达1000克,财神帽和所系腰带镶嵌的为天然翡翠,分别重达500克,其打造工艺达国家级艺术珍品。经国内权威资质机构鉴定并评估,艺术价值为3000万元。
招宝山南坡,有两大镇山至宝:东南亚最高露天财神和天下第一聚宝盆。膜拜招宝财神像,手抚第一聚宝盆,“东方财山招宝山”俗谚就能成为现实。
圆通宝殿
位于招宝山之巅,史记曾从普陀山请来的“不肯去观音”供奉在这里,数百年来香火不断。登临山顶,礼佛完毕,凭栏远眺是东海,水天一色隐蓬莱。化外槛内,山上是伽蓝佛界,山下是港铁联运,两相纵横交错,一派壮丽奇观。宝陀禅寺的主殿是圆通宝殿,据史料记载它还和镇海口的海上丝绸之路有关系。北宋元丰年(1023年)镇海招宝山两艘“神舟”出使高丽并顺利回国,受神庇护,宋仁宗皇帝赐额“宝陀”,宋宁宗嘉定七年(1214年)也因镇海口海上丝绸之路活动赐额“圆通宝殿”。
观音阁
旧时即为招宝山十二景之一。日落时分,彩霞满天,故名“夕照霞辉”。建阁溯源明代,复建于1985年。三楹佛阁,内供奉“千手观音”和“送子观音”。阁内有阁,名叫千佛阁,樟木雕琢,佛面贴金,金碧辉煌。阁外有井名清泉,水冽不涸。夕照中回望,观音阁松竹掩映,幽静古雅,佛殿霞辉,犹见别样景致。
位于西北半山腰。原有夕照庵,处山势回环,松风掩盖,以夕为佳之胜地,故咏“夕照霞辉”乃招宝山十二景之一。庵初建于明代,后圮,民国初曾建过观音阁,但毁于抗日战争。1985年起,在旧址重建原始殿、香光殿、观音阁正殿、太师殿、海量楼、彩云楼、大斋堂、执事房、寮房等殿宇50余间,形成一组相当完善的宗教建筑群体。观音阁背倚鳌柱插天塔,宏伟梵宫,为招宝山景区增添新的光彩。“夕照霞辉”和“重建招宝山观音阁碑记”,由县人严水孚撰,李纪言书。
螯柱塔
鳌柱塔重建于1998年,占地面积361平方米,为仿宋建筑。塔身净高米,七层八角,青铜塔刹顶。历史上的鳌柱塔是为宗教用途所建,其目的用于镇压东海上经常兴风作浪的“鳌”。现螯柱塔经装修,重新对外开放,塔内展示“独占鳌头”状元文化、“三十三尊塑像”、“镇海名人书迹”及院士文化。
位于观音阁后西山巅,高程60米。在唐宋时期曾有鳌柱插天塔之记载,但因年久失传,其址无可考查,仅留鳌柱山之名。1995年,由港胞俞葵卿、王绍成捐资重建鳌柱塔。系仿唐楼阁式宝塔,七层八面,框架结构,总高米。各层设屋檐、平座、栏杆、斗拱,首层外圈柱廊,造型玲珑稳健。各层四面洞门通向外廊,廊面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柱、望板、望柱、扶手,坚实古朴。塔心置电梯井筒,梁式螺旋步梯环井筒而上,为镇海最高建筑物。攀登顶层俯瞰东海,北仑港埠和舟山群岛清晰可见,甬江似一条绿色彩带蜿蜒溯上,锦绣山河历历在目,为招宝山风景区增添一颗璀璨的明珠。
威远城
位于景区山顶,建于明嘉靖三十九年,为周长600余米,高米,设雉堞73个的石砌城堡。大有“镇海之威远,华夏之雄镇”的威严,信步逗趣,似见硝烟;凭堞望海,似闻呐喊。
位于招宝山巅,建于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城周长200丈,高丈,厚1丈,置有雉堞167垛,辟南北两门,调兵守御,名威远城。城堡在四百余年的抗击外侮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至解放时已破残不堪。80年代初,镇海县人民政府拨款重修,城门额勅阴文楷书“威远城”苍劲大字,系清道光十二年(1832)镇海县令郭淳章所题。城门内楹联阳文行书“海不扬波千古定,地无爱宝一山招”,系建城原物。威远城系古代海防设施,雄立于招宝山巅,居高临下,大有“一人当关。万夫莫开”之势,今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第一山碑
第一山碑位于招宝山中峰古道起点,旧称百步街,碑高米,宽1米。勒_第一山_三个大字,庐陵萧天荫书。
实用信息
门票价格
成人票60元
儿童半价30元
镇海市民卡免费
招宝山+防空博览园(成人):100元
开放时间
8:30-17:00(16:00停止售票)
交通指南
公交:乘坐541、341、375、371、385、372、374、75、78、73路等至公交招宝山站下车。
自驾:从市区出发转入镇海区按公路指示牌走县道即到景区。
观光路线
线路1:(中峰上,西山下)招宝山百步堤----中峰古道----第一山碑----半山亭----棋子坪亭----威远城----天王殿----明清碑林----宝陀寺----抗日碉堡----红衣大炮----鳌柱塔----观音阁----钩金镂----巾子山----古海塘----望海楼
线路2:(中峰上,南山下)招宝山百步堤----中峰古道----第一山碑----半山亭----棋子坪亭----威远城----天王殿----明清碑林----宝陀寺----抗日碉堡----红衣大炮----鳌柱塔----妈祖阁(仙人洞)----吴公纪公碑----红衣大炮----东方招宝财库----招宝文化宛----摩崖石刻----钩金镂----巾子山----古海塘----望海楼
地理环境
招宝山因为“潮汐出入可经”,波涛汹涌,骇浪滔天,又名候涛山。又因山巅原建有“插天鳌柱塔”,故又称鳌柱山。其他处海口,“商舶所经、百轸交集”,改称招宝山,寓“招财进宝”之意。
招宝山“固六邑之咽喉,全浙之关键,而为商船出入之要道也,历来是兵家的必争之地,为了抗击外来的侵略和骚扰,多少民族英雄和爱国志士,在这里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历史篇章。
招宝山山势峻险,景色秀丽。主要景点有“鳌柱插天”、“千帆破浪”、“蜃楼现幻”、“山楼观旭”、“龙洞出云”、“梵台秋月”、“棋子枰”、“半山亭”等。
历史沿革
招宝山原由前山(称大招宝山)、后山(称小招宝山)和山下宫祠三部分组成,占地约37公顷。1974年建设镇海港,后山(15公顷)被炸平利用,辟为煤码头;旧时山下宫祠,早已湮没无存。1980年整修招宝山时,仅存前山,约22公顷。
山巅宝陀寺几经战火,仅存圆通宝殿;明代为抗倭建造的威远城,也成了残垣断壁。旧时所谓《鳌柱插天》、《龙洞出云》等招宝十二景和寺、庙、庵、祠、亭、台、楼、阁七十二景点,都成了过去的历史,残存的也面目全非,到处是杂草丛生,一片荒凉。
解放后招宝山一直由部队军用,游人不得上山。1980年4月,园林处接管后,开始封山育林,择要整修,开辟为游览区。
近代很长一段时间,招宝山以宝陀寺闻名于世,游人进山大都为朝拜卢观音,数百年香火旺盛,亦可称是浙东名胜。
近二十年来的苦心经营,招宝山如老树着花,逐渐恢复生机。自1982年向游客开放后,加工修筑《中峰古道》、《南陵云路》和《西山幽径》三条上山道路,互相贯通,使游客得以饱览各处景点。
中国防空博览园介绍
中国防空博览园位于宁波市镇海区,在风景秀丽的招宝山脚下。项目总投资亿元,占地4万平方米,布展建筑面积万平方米。主要包括序厅、人防坑道展陈区及军事体验区和露天武器展场三大部分。该项目由国家人民防空办公室批准并由国家发改委立项,_委员、国务委员兼_长_为博览园题写园名,是我国首座防空战争主题公园。
地址: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招宝山路10号
欧洲诸国旅游景点大全介绍
宁波植物园
宁波植物园,位于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永茂东路,总用地322公顷。植物园分为体育休闲植物区、科普观光植物区和花卉园艺植物区三大片区,已拥有金钱松等珍稀植物和墨西哥落羽杉等观赏价值较高的植物原种近1000个、园艺品种3000余种,园内打造了四季百花园、兰园、月季园、牡丹园、樱花海棠园、桂花紫薇园、桂花紫薇园等20多个专类园。
别名: 宁波植物园景区
门票参考:20元
开放时间:08:00~17:00
适宜季节:全年
建议游玩时间:3~4小时
所在地/隶属: 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永茂东路1314号
介绍攻略
基本介绍
宁波植物园,打造了四季百花园、梅园、兰园等18个特色专类园,其中,冬季有梅花和书画展等特色花展花事和植物科普活动。植物园的梅园占地公顷,划分为探梅——梅桩展示区、品梅——梅花品种观赏区、咏梅——赏梅书画院区及香雪海——梅花冬态展示区四大区块,共收集梅花品种近100个,有宫粉、朱砂、玉蝶、绿萼、跳枝、江梅、垂枝、杏梅、樱李梅等。世纪大道以西是以植物与健康为主题的体育休闲植物区,面积120公顷。以居民健身、休闲为设计理念,规划内容有城市景观轴与镇海招宝山相对应的聚宝阁、洪家老宅改造后的水街以及网球场、篮球场、棒球场、足球场、门球场、高尔夫挥杆场、运动会所、VIP餐饮会所等供市民运动、娱乐、休闲的场地。
世纪大道与周林港之间是以植物与科普为主题的科普观光植物区,面积137公顷。科普观光植物区以看四季交替不同景色和“旧记忆、新创意”为设计理念,打造“春赏蔷薇夏品莲,秋看金桂冬探梅”为主题的四季植物景观体验区。科普观光区主要以科普、观光为主,并以20多个专类园、植物进化之路、展览温室等形式普及有关植物学的知识。规划方案以季相交替渲染不同景色为设计理念,表现植物园的科普、科学功能,将核心区内的专类园分为春花植物区(木兰春色园、钟观光纪念园、兰园、月季园、牡丹园、樱花海棠园和百合园)、夏景植物区(水生湿生植物区和藤蔓园)、秋景植物区(槭树秋香园和桂花紫薇园)、冬景植物区(市树市花园、松柏园、梅园、竹园、特种经济植物园)、浙东特色植物区(东方本草园和古沉木园)、入口展示区(四季百花园)、植物进化之路、温室科普中心等八个区域。
景点景观
木兰春色园
木兰春色园面积约公顷,主要以木兰科植物及杜鹃花科植物为主,形成满园春色的景观效果。该园已收集有植物200余种,其中包括观光木、鹅掌楸、凹叶厚朴、天目木兰、乐东拟单性木兰、宝华玉兰、望春玉兰、川含笑、紫花含笑、新含笑等特色植物。为了纪念宁波镇海籍植物学家钟观光先生,在本园中设立了钟观光科普馆。
樱花海棠园
樱花海棠园面积约为13公顷,以展示蔷薇科樱属樱花、苹果属海棠等植物为主。樱花和海棠是早春重要的观花树种,盛开时花繁艳丽,如云如霞。园中已收集有染井吉野、大寒樱、修缮寺寒樱、钟花樱、兰兰、神代曙、小松乙女、米国、江户彼岸、阳春、大渔樱、红豆、郁金及八重红枝垂等樱花品种30余种;以及垂丝海棠、白花垂丝海棠、西府海棠、木瓜海棠、木瓜、贴梗海棠、北美海棠等海棠品种。
兰园占地面积约公顷,四面环水,通过桥梁与植物园区联接,在保留老建筑的基础上,借鉴了宁波当地古建筑的风格修葺而成;其古朴雅致的中式院落和优美环境,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品味兰花文化的好去处。
百合园
百合园面积约公顷,上层植物以布迪椰子、中东海枣、加拿利海枣、华盛顿棕榈等棕榈科植物为主,下层植物主要展示百合、朱顶红、郁金香、风信子、葡萄风信子、洋水仙、石蒜、百子莲及大花葱等球根类花卉。
竹园面积约为公顷,主要展示竹类植物品种。园中已收集有竹子品种70余种,包括散生竹如毛竹、花毛竹、斑竹、紫竹、红壳竹、甜竹、金镶玉竹、乌哺鸡竹、早竹、龟甲竹、橄榄竹、桂竹等;丛生竹如孝顺竹、凤尾竹等;混生竹如茶杆竹、方竹、苦竹、菲白竹等。
市树市花园
市树市花园面积约为公顷,主要展示樟科和山茶科植物品种。香樟是宁波市树,茶花是宁波市花,将二者在该园_同展示,突出了宁波当地的特色。园内主要收集了浙江樟、浙江楠、檫木、香樟等樟科植物以及华东山茶、云南山茶、威廉姆斯山茶、茶梅等山茶科植物品种类群。
四季百花园
四季百花园位于植物园1号大门入口处,面积约为公顷。本园上层植物配植了悬铃木、鹅掌楸、沙朴等高大落叶乔木,下层植物主要展示色彩艳丽的四季时令草花,以形成花海的景观效果。
松柏园
松柏园面积约公顷,位于植物园最高坡,主要种植松科、柏科、杉科、红豆杉科及罗汉松科等植物,目前已收集北美红杉、南方红豆杉、日本冷杉、白皮松、华山松、江南油杉、香冠柏、蓝冰柏、蓝剑柏等30余种松柏类植物。
水湿生植物区
水湿生植物区是植物园重点打造的专类园之一,面积约公顷。以杉科耐水湿的水杉、落羽杉、中山杉等为基调树种,广泛收集了适合宁波地区生长的水湿生木本及草本植物,形成杉岛、杨柳岛、乌桕岛及鸢尾岛等优美独特的景观,同时在林中布置了栈道及观景平台,给人以丰富的游憩体验。
槭树秋香园
槭树秋香园面积约公顷,园内以槭树科、漆树科及金缕梅科等植物为主,结合杜鹃、景石及溪流,打造秋季独特优美、色彩绚丽的自然景观。目前已收集樟叶槭、娜塔栎、紫果槭、秀丽槭、茶条槭、血皮槭、红翅槭、日本红枫、鸡爪槭、野漆树、北美枫香及金叶香樟等植物达60余种。
梅园面积约公顷,毗邻松柏园,形成冬景观赏区域,展示梅花及蜡梅植物品种。已引种收集宫粉型、绿萼型、玉蝶型、朱砂型、垂枝型及龙游型等梅花品种100余种,以亮红花色为基调,搭配各种花色,在开花时节犹如一幅色调鲜艳、用色大胆的油画;在框景、窗景等细节的布置上,又遵循典雅的古典国画意境,给游客带来新鲜的游园体验。
藤蔓园
藤蔓园面积约公顷,以气势壮观的紫藤大道为亮点,结合道路布置紫藤、木香长廊,设置藤本月季迷宫、果蔬小屋、藤柱广场等趣味主题空间,主要种植紫藤、藤本月季、木香、金银花、凌霄、铁线莲及观赏瓜果等植物,展示丰富多样的藤蔓景观。
植物进化之路
植物进化之路面积约公顷,以长约690米的废旧铁路为轴线,自西向东展示了植物的进化过程。该园可分为孢子植物区、裸子植物区和被子植物区,其中被子植物(包括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按照克朗奎斯特分类系统排列;并在保留旧铁轨上开设观光小火车,穿梭于整个进化之路,让人直观感受植物进化之美。
桂花紫薇园
桂花紫薇园的面积约为公顷,主要展示木犀科木犀属和千屈菜科紫薇属植物品种。开花时节桂花飘香,紫薇艳丽,带给人们美的享受。园中已收集有小叶籽金桂、早籽银桂、阔叶籽银桂、大叶银桂、籽丹桂、朱砂丹桂、月桂、小蓉黄、大叶佛顶珠等桂花品种60余种,以及柊树、牛矢果、宁波木犀、复色矮紫薇、福建紫薇等多种特色植物。
东方本草园
东方本草园面积约为公顷,主要展示本地适生的药用植物;本园结合溪流叠石,为药用植物的生长创造了丰富的生境。园内设浙江特色药用植物区、草本药用植物区、牡丹芍药区及菊科植物区等,已收集有山茱萸、肉桂、杜仲、金银花等药用植物。
月季园
月季园面积约公顷,在布局上按照月季色系分区,已收集展示了300余种月季品种,包括杂交茶香月季、丰花月季、藤本月季、微型月季等品系;园内上层乔木种植了红豆树、合欢树等象征爱情的植物,搭配月季拱门、月季廊架、喷泉等各式景观小品,营造出浓厚的浪漫氛围。
水上森林
该区域面积公顷,搜集、栽种了水杉、水松、墨西哥落羽杉、弗吉尼亚栎、柳叶栎、银叶柳、美国水紫树、美国河桦等72种水湿生乔木,共2000余株,打造国内植物园中水生木本植物最丰富的园区。秋冬季时,漫步在木栈道,或驾小舟穿梭在茂密林中,步移景异,享受林在水中,水中有林的别样美景。
天池仙境
面积达4600多平方米的蕨园和溪流处,装有2700多个喷雾装置。每隔几十秒,细密的水珠变成一道道白雾从地上、岩缝中喷出,置身其间,如入幻境。
智慧园区
园区设置270多个监控头,实现了网络化、智能化的监控防护体系全覆盖,以及无线WiFi全覆盖。园内还设了近7000块树牌,用手机扫描微信二维码就可自动连接植物科普权威网站,与园艺亲密接触。园区引进了“智游宝”平台,并实现票务检测系统、GIS地理信息系统、云服务平台管理等智能化应用,为游园带来全新体验。
交通指南
自驾线路
1、从北仑区方向:
沿甬台温高速至穿山疏港高速进入宁波绕城高速,下临江立交桥往西进入雄镇路至北环东路,右转到达1号门;望海南路右转到达3号门。
2、从慈溪方向:
沿沈海高速向南行至北环高架,经宁波江北连接线进入北环东路,直行至1号门;望海南路左转到达3号门。
3、从奉化、宁海方向:
沿沈海高速进入甬台温高速进入杭沈线,向北行至望海南路,北环东路右转至1号门,直行至3号门。
4、从嵊州、新昌方向:
沿嵊张线进入甬金高速,从宁波西枢纽进入沈海高速,从宁波北枢纽进入北环高架至北环东路,直行至1号门;望海南路左转到达3号门。
5、从宁波市区:
沿环城西路进入江北大道至北环东路,直行至1号门;望海南路左转到达3号门。也可沿解放路进入人民路至环城北路,进入东昌路望海南路,直行至3号门,右转至北环东路1号门。
公交线路
1、乘387路、346路、37路公交车,均可抵达植物园西站(3号门附近)。
2、379路、399路公交车,从植物园公交站始发。
地址: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永茂东路1314号
欧洲诸国旅游景点大全介绍
朱枫烈士纪念楼
朱枫烈士纪念楼,在浙江镇海中学校园东南隅,保留着占地210平方米的“憩园”一角,白墙黑瓦,朱楼雕梁,洞门楼窗回廊,别致玲珑小巧,两层的小别墅,建筑面积160平方米。这就是朱枫烈士青少年时代的旧居,现为朱枫烈士纪念楼。朱枫烈士纪念楼于1996年11月被宁波市镇海区人民政府公布为镇海区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5月被_宁波市委、宁波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宁波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1年6月被国家安全部公布为国家安全教育基地,2010年6月被_宁波市委公布为宁波市_党史教育基地。
所在地址: 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
基本介绍
朱枫烈士纪念楼,在浙江镇海中学校园东南隅,保留着占地210平方米的“憩园”一角,白墙黑瓦,朱楼雕梁,洞门楼窗回廊,别致玲珑小巧,两层的小别墅,建筑面积160平方米。这就是朱枫烈士青少年时代的旧居,现为朱枫烈士纪念楼。
1994年镇海中学田径场扩建,拆迁百余户民宅,将朱枫烈士故居的一部分“朱家花园”重新整修,改为朱枫烈士纪念楼,陈列烈士生平事迹和遗物,以及中央有关领导、烈士生前亲友题字和纪念书画,时任_中央_部部长罗青长题写了“朱枫烈士纪念楼”匾额。1995年对外免费开放。2005年10月,镇海区举行了隆重仪式,纪念朱枫烈士诞辰100周年。2010年12月9日,朱枫烈士的骨灰由台湾被护送至北京。2011年7月14日,烈士魂归故里,骨灰被安放于镇海革命烈士陵园。
朱枫烈士纪念楼于1996年11月被宁波市镇海区人民政府公布为镇海区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5月被_宁波市委、宁波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宁波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1年6月被国家安全部公布为国家安全教育基地,2010年6月被_宁波市委公布为宁波市_党史教育基地。
活动及其他
人物简介
朱枫(1905—1950),女,原名朱谌之,字弥明,浙江镇海人,1927年毕业于宁波竹洲女子师范学校,受地下党影响,1938年入伍,1945年加入中国_。1938年----1945年,先后在党领导下的桂林、重庆、金华、上海的“新知书店”办事处工作。1946年----1948年,在党领导下的经济部门工作,为党筹集大量资金。1949年底,接受党的特别委派,经香港只身赴台,从事祖国统一大业的秘密工作,成绩卓著。由于叛徒出卖,1950年被捕,同年6月10日被害于台北。
地址: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